标签:
故事鹦鹉示范儿童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心理家庭教育育儿技巧育儿 |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小故事,然后贴一个聊天记录,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小故事和聊天记录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小故事:
美国加州有位女人养了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但这只鹦鹉有个怪毛病,常常咳嗽,声音重浊难听。女主人十分焦虑,带着它到处看兽医。不料,检查结果表明鹦鹉完全健康,没有任何毛病。后来总算弄清楚了,问题恰恰出在这位女主人自己身上。因为她经常抽烟,经常引起咳嗽,这只鹦鹉只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女主人的声音。女主人知道后,立即戒了烟。
聊天记录:
孙爱娟老师:记得曾有对来找我咨询的父子,咨询时,父亲不断地跟我说孩子的种种不足,其中说到孩子走路的时候八字脚,锅锅背,身体还爱晃,一点没有男子汉的样子,让我帮他孩子有点男子汉气概。等他们咨询完,从我的咨询室离开时,我一直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忍不住笑了,父子俩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走路的姿势完全一样!
小故事和聊天记录,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和聊天记录,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和聊天记录也是很有启发的。人的通病,总觉得错误在别人身上,自己肯定是对的。这种自觉不自觉的“自我中心”,是许多争端发生的主要原因。
对于成人而言,其学习主要是靠逻辑推理,可以进行抽象思维。而对婴幼儿而言,其利用视觉进行学习就占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孩子先是照存其看到的东西,转化为图像记忆,并通过模仿而进行学习和掌握技能。所以,他们经常看到的事物,就可以很快认知,而他们没有见过的,就算你反复教识,孩子也记住了,但想真正明了,孩子还需要进行二次认知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最喜欢、也最多的模仿,就是模仿自己的父母。这也是为什么把父母称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原因之一,孩子的最初学习,就是通过反复的模仿而来。孩子表现的好,说明家长的示范作用做的好,而孩子出现了你认为是问题的“问题”,这就和故事里面的女主人和聊天记录中父亲一样,只看到了问题,却丝毫没有看到问题的所在根源。
不能否认,许多家长在单位的时候,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也注意说话的口气和方式。但回家以后,就真的放松了,一些不敢当着外人显露的坏习惯,很“自然”地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来。孩子也就在无意吸取父母最不理想的表现,并认为这是正常和正确的,长久以往孩子也会和父母一样的表现了。
所以,每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如果深究其根的话,往往可以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其影子。只是许多父母面对问题,从来就看孩子,不会也不愿意去看看自己。而面对成绩的时候,恰恰反了过来,只看自己的“劳苦功高”,完全忽视是孩子的自己努力了。这样的结果,使家长沦落为一个“只知道怪孩子没有出息”的家长。
由此,父母的示范是很关键的,为了孩子也不能掉以轻心。指责和训斥孩子,还不如想想自己也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毕竟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然,父母回家后想放松,是正常的需求,在孩子面前装强人也是没有意思的。这里借用一句武学的话,“松不等于怂”,避免孩子有不良习惯,家长不能因为“恶”小而不在意!(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你会让外人摸你孩子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