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父母教育界线亲子育儿故事道德良好生活习惯 |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
我先转载一个小故事,也是网上看到的,我看完后,深有感触。下面是故事:
在自然界当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曾经有许多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行为学家联合起来研究这种生物。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的;而大黄蜂这种生物,却正好跟这个理论反其道而行。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又是出奇的短小。依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
而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身体与翅膀比例的这种设计,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简单地说,大黄蜂这种生物,根本是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不是飞行的高手。它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慢。这种现象,仿佛是大自然和科学家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答。那就是,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空气动力学”。每一只大黄蜂在它成熟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先天条件不满足但仍能够飞行的奥秘。
社会行为学家给出的答案并不是那么令人可信,但我们不妨随着社会行为学家的思路朝另外一个角度来设想。如果大黄蜂能够接受教育,懂得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了解了空气动力学,而且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与翅膀的设计,完全不适合用来飞行,那么,这只学会告诉自己“不可能”会飞的大黄蜂,你想,它还能够飞得起来吗?
故事到此结束,各位朋友,你看完以后,有什么体会?假若你把故事中“大黄蜂”换成孩子,把各科学者对“大黄蜂”的评论,换成你对孩子的目标或者是各种帮助,那是否能得到本故事中同样的结论?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说两者无法对比。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中心。父母基本上都想尽办法让孩子出人头地,为此提供一切可能提供的条件。也许,你的孩子未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但他们真的会“飞行”吗?
也许,我们要回到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到底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一种人?是希望未来啃老,还是孩子自己会独立飞翔?我想,所有人都希望的是后者,但要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他们需要具备什么?首先,我认为孩子必须先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其次在这个基础上有丰富的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孩子。
或许,作为家长,总觉得孩子需要“新”的翅膀,在他们还不具备飞行的时候,就让他们走入社会,同时,也把孩子作为自己可以炫耀的“物品”。家长们在不经意间,接受了许多“不抢跑”就不能获得第一的思想,但却忘记自己还是一个“人”。
而我希望每一个孩子在他们“成熟”之后,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要飞出去觅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对于这些孩子,就需要像大黄蜂一样,就必须知道自己是一只“大黄蜂”,翅膀虽然有缺陷,但我努力后就能飞!孩子没有健全的人格和勇气,永远充满希望与期待,是“不可能”学会飞行的。
最后,借用《隋书·樊子盖传》中说的话,与各位家长共勉:“德才兼备者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者谓之君子,无德无才者谓之庸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