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你到底是为了自己虚荣,还是为孩子?
(2010-05-10 21:07:47)
标签:
育儿游戏亲子家庭大学父母教育错误观点树叶 |
分类: 父母教育 |
昨天,与几个朋友一起,组织了10个8岁左右的孩子,连同他们的父母,到圆明园进行“自然笔记”活动。整个活动可以说非常成功,3个小时的时间,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飞快的逝去。这些热爱自然的大朋友、小朋友们,用好奇的眼睛去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惊喜,一起享受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本次活动,孩子们学会感受与观察自然,学会调动各种感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同时,学习做博物学意义上的笔记,自由抒发心灵的感受,学会一定的绘画和写作技巧,用手中的彩笔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察所得。
但是,我观察家长的表现,虽然有的家长做的比较好,但全程完全都做的恰如其分的,却一个也没有,这确实值得我们去深思:在孩子的教育上,大家都知道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可许许多多生活中的小事,你采取的办法是最好的吗?
归纳一下,我举2个比较典型的细节,值得大家深思:
场景一:孩子正在描绘树叶的形状,说实话,孩子画的有误差。有一个母亲立刻夺了过来,说到:“看你画的是什么呀!树叶是这样的吗?……”。然后自己拿橡皮擦掉,指导孩子重新画过。
场景二:由于当天是母亲节的缘故,孩子们都画了一幅画,送给妈妈。每个妈妈接过来都极度赞赏,大意无非是:
“画的太好了!”
“好漂亮呀,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画!”
“你真是一个天才,这么短的时间就画了这么好的画!”
……
也许,上面说到的这些问题,你会认为不值得一提,甚至说我鸡蛋里面挑骨头,或认为这样处理是正确的。没有关系的,我希望大家认真体会,最后能理解、认同我的方法。如果你想未来省心,呵呵,现在你就要多花心思。
今天,我不想说针对这2个场景的、比较恰当的处理办法,过段时间会为此进行专门的总结。我希望大家能提提自己的看法。
随便,我对2个场景进行了扩充,虽然不是现场发生的,但我相信你会经常使用、或遇到,大家都仔细相信,自己是怎么处理的:
场景一的扩充:
孩子做错了某件事情,如上面提到的,没有画好树叶形状,你会如何应对?
1、“别担心,下次你会画好的。”
2、“告诉你许多次了,你就是粗心,连树叶都画不好!”
3、“如果你用点心,也就不会画成这样了。”
4、“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画错?”
5、“你不能被这种事情打倒,试试这样画。”
6、“你看看别人,都画的非常好,你呢?”
7、“画这个树叶,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做好的!”
8、“你画好了,我给你钱/礼物/食品!”
9、“你要好好画,将来才会有出息!”
10、“爸爸妈妈为此花了好多钱,不然就浪费了。”
11、“好、好、好,不想画就不画了。”
12、“生活总是不公平的,你不画好,以后就没有机会成功!”
从1到12你会选择哪个?还是你会有新的方法?
场景二的扩充:
1、“你画的是什么呀?”
2、“非常棒!,你一定是个艺术家!”
3、“画的不错,不过,这个树叶往这边一点,布局更好!”
4、“什么呀!按照这样,你什么都不是!”
5、“看看这些,其实你可以做的更好!”
6、“多好的画!,我为你感到骄傲!”
7、“画的不错,但不如你姐姐画的好。她像你怎么大的时候,已经获奖了。”
8、“这树应该大一点,这花应该是红色的,……。”
从1到8你会选择哪个?还是你会有新的方法?
附:
“自然笔记”的简单流程,以后会不定期的进行类似的活动:
1、孩子们的相互认识,自然笔记入门;
2、观察叶子的形状,寻找自己喜爱的一片叶子,用笔真实的记录;
3、观察花朵的颜色,寻找自己喜爱的花朵,用笔真实的记录;
4、自然寻宝游戏
5、总结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疑问,欢迎给我留言,大家一起研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