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博山——后乐古桥与基督教堂

标签:
山东博山古迹古桥基督教堂旅游 |
分类: 晋鲁豫苏皖沪 |
2014-5-6,山东博山
http://s1/mw690/001DcH1Azy6KMaT8I6c20&690
后乐桥位于博山区中心路东首,即东关街头,因南侧有“范公祠”而得名,取名于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
后乐桥,古称荆山桥。据《颜神镇志·关梁》载:“荆山桥,自荆山西麓跨而亘于东关桥上,有石槽,范水流经桥下,其流甚浅。”“桥东山径可通西河、源泉、太河、马麓、朱崖等社,可达郡城。”由此可知,当时此桥已成为镇城通往东部诸社和府治青州的交通要冲。其始修年代已不可考,据其东侧和青州古道相连及其特点和风格,当在明代中期所建,清初重修。
后乐桥系单孔尖拱石桥,构石为梁,长24米,宽6.7米,两侧石护栏高1.16米,桥面凿石为槽,筑于桥面之北侧,石槽宽0.35米,深0.15米。每当盛夏雨沛,桥上范泉清波顺石槽缓缓流入城内。桥下范河北去,桥上范泉西流,形成“桥上流水,桥下行人”景观。
据当代园林学家、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称,此种桥梁,全国仅有两座,此其一。这种尖拱桥在支撑、承重方面都优于圆拱桥。
2006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s14/mw690/001DcH1Azy6KMaTbXT71d&690
http://s9/mw690/001DcH1Azy6KMaTeLDG18&690
http://s10/mw690/001DcH1Azy6KMaTi7Ed79&690
http://s11/mw690/001DcH1Azy6KMaTm44yaa&690
http://s3/mw690/001DcH1Azy6KMaTprDI72&690
http://s15/mw690/001DcH1Azy6KMaTs9r0fe&690
http://s11/mw690/001DcH1Azy6KMaTv4oO4a&690
http://s9/mw690/001DcH1Azy6KMaSYtiU48&690
博山基督教堂位于新泰山脚下、中心路东首、秋谷路的西侧,东与因园相望。旧教堂原在南关,后改建为工厂。新教堂是一九九二年由区政府投资在现址兴建,为3层格特式(尖塔式)建筑,二楼为礼拜堂。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现有在册教徒750余人,在任牧师冯明怀,南京神学院毕业。
基督教传入博山已有百余年历史。十九世纪末英国浸礼教会的海外布道会派遗传教士来博山传教发展教徒。先是在南门里西夹道租赁平房开办教会,二十世纪初成立基督教会博山支会,并在城区周围发展教徒。一九二四年在南关修建教学楼房11间,开办了附设初级小学。到建国初博山的基督教徒己逾200人。“文革”中教会停止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于一九八一年恢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