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婺源秋色(二)-千年理坑

(2010-12-12 21:27:28)
标签:

婺源

理坑

大户人家

小桥流水人家

李坑

旅游

分类: 旅游

从石城回清华的路上,要经过过一个叫菊径得村子。路边有一条岭,稍微爬个二三十米,就能看到菊径在青山绿水圆形怀抱的全景,很有特色。。

 

   烟雨菊径
http://s5/middle/59220a71g9735045fca04&690&690


      回到清华镇按计划,我们开往理坑。。婺源有理坑和李坑2个,当地人把理坑称大理坑,李坑称为小李坑。从文化底蕴上来说,理坑要远远的厚重于于李坑。这个千年古村,历史上曾经文风鼎盛,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村中有许多明清官邸。因为这里比起东线的李坑要偏僻许多,又少了油菜花的点缀,这个季节游人少了很多,对我们一行人来说,却多了些清静。  

http://s9/middle/59220a71g973775a75168&690

 

http://s8/middle/59220a71g9735047e3427&690&690

    理坑和李坑不仅发音一样,其实景致也像,两个古村被流水一分为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明显。。。但再细细体会,李坑的开发似乎过度,而大理坑与他“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头衔比较而言,明显保护不足。

http://s4/middle/59220a71g973504abf753&690&690 

桥边,几个老人聚在一起一起打发无聊的时间,没有阳光,空气中似乎有点沉闷。。

http://s8/middle/59220a71g97350431e557&690&690

  也有的是一个人在发呆。。
http://s8/middle/59220a71g9737752d2927&690

 

而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小朋友们,正在村头巷尾你追我赶,嬉戏玩耍。。好不热闹。。。 

http://s9/middle/59220a71g973776d886c8&690

   在往里走,一条幽深的巷弄又出现在眼前。。。少了熙攘游人的打扰,此时的村子和村民的状态似乎更接近于原始和自然。。

http://s12/middle/59220a71g973504042a1b&690&690

http://s9/middle/59220a71g973503100348&690&690

http://s15/middle/59220a71g9735034d01de&690&690

http://s9/middle/59220a71g973778020d08&690

http://s6/middle/59220a71g973503f4f945&690&690

http://s5/middle/59220a71g973502c3ac44&690&690

 

 

http://s16/middle/59220a71g9737765e6d9f&690

 

而小巷深处,一个女孩正在安静的在作画。。。 对旁人来说,这个画面也已经是一副画。。

 http://s9/middle/59220a71g97350590e258&690&690

 

   找了家村民,预定了午餐,男主人自然就当起了我们的导游,跟着他,走进几个大户人家参观。。

http://s10/middle/59220a71g973504ca9619&690&690

 

http://s13/middle/59220a71g9737741b86dc&690
满园里关不住的花色,偶尔会让人分不清是在春天还是秋天。。

http://s2/middle/59220a71g9735052612f1&690&690

http://s3/middle/59220a71g973505078182&690&690

   理坑的多数古民居都是明代建筑,因而其装饰总体上比较简洁粗朴,但有几个大户人家宅内木雕装饰却十分精美。有许多像“三英战吕布”的木雕尽管场面非常宏大的。。但人物表情一个一个却是栩栩如生。另外一副不得不提的木雕就是一幅“九世同居”的“百忍图”。大意是如何能够做到九代同堂,和睦相处,答案就在一个“忍”。http://s9/middle/59220a71g973504e91648&690&690

http://s12/middle/59220a71g9735032e90ab&690&690
http://s12/middle/59220a71g973502e2410b&690&690

从这些遗留下来的石基也可以看出,以前主人和工匠们对每一个工艺,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的要求。。。让现在的人看了不得不感到汗颜。。
http://s2/middle/59220a71g973502f17fc1&690&690


 

 

村里有些小巷是弯弯曲曲的,因此也有些人家的外墙是非常不规则的,而许多大户人家的地基完全是可以稍微往路边外侧挪点,让两个墙面夹角不明显一些。但很少看到这种情况。。充分展示出古人的素养和修行。再看这堵墙,为何要消掉一个角呢?  呵呵,原来以前这里发生过一个故事,有一财主建房时与穷邻居起了争执,财主为了压服邻居,便修书一封直送京城,请在京城做大官的长辈帮忙,大官阅毕,信手在信上写了这么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财主自觉惭愧,于是主动礼让三尺,穷邻居见状,也让出一尺。 看,又是一个的道德教育好素材。。

http://s12/middle/59220a71g9735053562db&690&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