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闲逛京都(2)——青春的鸭川三角洲

标签:
转载 |
分类: 环球旅行——亚洲篇 |
去日本前在网易公开课里看了几个关于日本的短片,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纪录片《青春的鸭川三角洲》。在京都各种寺庙神社之间闲逛时,每每坐车路过一条水时,总会想,会不会是鸭川,于是会再往远处看,试图看到鸭川三角洲。那些如雷贯耳的寺庙看过后,京都的最后半天,留给了下鸭神社,其实是想留给鸭川三角洲。
下鸭神社是京都的守护神社,神社后部是一片小型森林,所谓的“纠森林”,还有那个巨大的鸟居,让这个神社在规模和气势上不同凡响。穿过纠森林,穿过鸟居,路过三井别墅,路过两个街口,就到了鸭川三角洲。
(下鸭神社是京都守护神社,鸟居都比其他神社要高大些)
并没有什么惊艳的景致,只是鸭川中间的一小片陆地,像一条大鱼的尾翼把鸭川一分为二,两边都有跳石可以到岸边。一前一后有两座桥,可是来这里的都是为了走尾翼两边的跳石。在《青春的鸭川三角洲》里,看见恋人们牵手走过跳石;看见小女孩跳过去,裙子都鼓起来;看见老妈妈跟年轻的女儿一起跳过去,满脸红润又幸福地说“一直想跟孩子一起来这里”;看见小男孩站在跳石边的水里专心地玩。现在我就在这里,看见很多人走过来,很多人走过来,不露声色的,大呼小叫的,搔首弄姿的,还看见那几块有故事的跳石,稳稳的,任故事悲伤或快乐,任鸭川春暖或冬寒。
(桥就在不远处,可是都是为跳石而来)
我慢慢回忆纪录片里那些景致和那些人,满心好奇如此简单朴实的一片水边绿地如何能承载那些故事。记得那个迷茫的学生,晚上总是在这里发呆,像被抽干了思维的一具驱壳;有一对老年人,老太太年轻时曾是某个夜场的“头牌”,她声音沙哑又得意地说着当年的旧事,旁边老人为她带来了几块甜品,两人相互挂念,却并不是夫妻;一个年轻的男孩子满怀爱意为他新婚妻子拍短片,两人是在抑郁症治疗期间相识相爱,男孩子已经能够对着镜头侃侃,而女孩子还在躲闪,脸上是无奈和冷漠;还有一个老人独自坐在岸边,已是重病在身,只为走前看看自己在这里的年轻时光。这样的三角洲,满满都是青春般的各种纠结,与年纪无关。
日本人活得规矩,规矩之下都是各种克制,压箍着七情六欲,而在鸭川边,城市在对岸若即若离,感受到红尘中自己,感受到逃离的自己,也感受到恣意起来的七情六欲。逝水流年是在水边最易滋生的诗意,如此无奈,人生苦短,又何不放纵。
(偶遇2018京都马拉松,给京都点颜色看)
那天恰好遇上2018年京都马拉松,跑步的穿着鲜艳的衣服,围观的敲鼓壮威,让鸭川有点热闹。京都是安静的,京都人是安静的;京都是灰白色的,京都人是灰白黑色的。鸭川本来就是京都人恣意自我的地方,今天因为马拉松赛,更加有了情绪,有了颜色,有了温度。
青春的鸭川三角洲,这个名字,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