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8月之四 触摸布拉格

(2012-03-15 03:22:16)
标签:

转载

分类: 环球旅行——欧洲篇

2005/8/12-13

 

长途车与流行乐-有关布拉格的趣闻

正如所有的美梦最终都会醒来,长途汽车在路上抛锚的那一刻,我极不情愿地从遥远的中世纪的CK城回到了现实。我揉了揉眼睛,我们的公车孤零零地停在一条公路上,车外有一个小小的候车亭和一个小卖部。“我们这是在哪里啊?”“在CK和布拉格之间,离XXX城不远。”泥巴研究完地图之后抛下这个仍然令我不知所措的答案。大家都下车了,司机叽里咕噜的在跟大家解释着什麽。捷克语,听不懂,不过好像挺麻烦的。这时候走过来一个捷克小伙子。他看我们是外国人,问我们讲不讲英语。他解释说车子坏了,要等维修队来换零件,要等几个小时。没过多久又开过来一辆去其它城市的长途大巴,我们车上的人就纷纷跑到那辆车上了。我和泥巴正纳闷呢,那个小伙子又跑过来说咱们不用等了,可以先搭一段过路车,到下个城市再倒车去布拉格。“哦,那太好了,那车票怎麽办?”“快去原来车上找司机退票,走我带你们去。”这个捷克哥哥真热情。我和泥巴把票交给我们的司机,司机看了看,皱着眉头冲我们摆了摆手,又跟捷克哥哥说了一通。原来由于我们的票是在布拉格提前预定的,因此不能在车上退。我们不能换车,只能等我们的车修好再走。司机指指车上的钱盒子,意思是说你们的钱,不在我的盒子里,所以我退不了。啊?竟有此事!我们终于明白为什麽捷克人都不爱提前买票了。眨眼之间全车人都不见了。连唯一那个会讲英语的热心哥哥也走了。司机冲我们耸耸肩,摆出个无奈的pose,然后下车溜达没影儿了。公路上只剩下我和泥巴,还有这个铁皮大破车!Sigh~没辙了等着吧!我们对坐在阳光下,泥巴开始想念她放在布拉格旅馆里的那份Financial Time,我摆弄着我的mp3:这破地方竟然连电台广播都收不到。mp3里只有一首歌,是时下很流行的一只青蛙唱的:“叮叮叮,what’s going on? 啦啦啦,what’s gonna happen next??此时此刻的心情,岂是一个Faint可以了得?!

 

上天总算还是眷顾我们的。不出半小时,救援车来了。再过半小时,我们重新上路。在车上我问泥巴听没听过蔡伊林唱的《布拉格广场》?歌里唱:“我就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在许愿池投下了希望。。。”布拉格有那麽多广场也没听说哪个广场有许愿池呀?泥巴说:“是不是指意大利罗马的那个许愿池?”我说不会吧,如果在意大利,为啥叫“布拉格广场”呢?泥巴说:嗨,这你就不懂了吧,布拉格还有个地铁站叫“佛罗伦萨”呢,怎麽就不兴人家意大利有个广场叫“布拉格”呢?(这首歌词的作者方文山恐怕想不到在遥远的东欧,有2个女生竟如此认真地研究过他的文字。离开捷克那天我还是没找到许愿池,但此后觉得这首歌愈发神秘了,每每听到,脑海里总有一种时空大挪移的幻觉。)

 

重返布拉格

布拉格市也被伏尔塔瓦河一分为二,右岸是老城和新城,左岸山上有布拉格城堡和圣尼古拉教堂。我们住在右岸,早上出门,沿火药塔,新市政厅走到旧城广场及周边(旧市政厅,中心广场,胡斯像,天文钟和提恩教堂),然后穿过查理士桥到河对岸城堡区。一天时间如果走马观花的话就来得及。这些景点是每个到布拉格游客的必修课,google上可以搜到详尽的介绍,这里就不再多费笔墨了。需要提到的是查理士桥的清晨和黄昏对于喜爱摄影的人而言,是相当不错的素材。桥右侧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士桥的护佑者。传说在圣约翰任布拉格主教期间,王后曾向他忏悔。当国王追问皇后忏悔的究竟时,圣约翰信守职业道德,拒绝回答。于是国王一怒之下将圣约翰从查理士桥上扔下去淹死了。现在桥上的浮雕记录的就是这段故事。查理士桥中间的围栏上刻有一个金色十字架,那是圣约翰入水的地点。城堡里的圣尼古拉教堂像极了德国科隆大教堂,让我仿佛又经历了一次时空大挪移。朋友T在给我送行的时候建议我带上他送的小说,T说:“you can read the book in the garden of the castle and enjoy the sunshine!”尽管这话再次证实了他个人的小资情结,不过对于那些能在布拉格停留一周以上的人而言,的确是个不错的建议。

 

我眼中的布拉格是浪漫而神秘的。我所谓的浪漫,是十分女性化的,是由某个情景引起的刹那间要窒息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在逛布拉格水晶制品商店时尤为突出。能引起类似反映的场景还有:夏天挤满乘凉的人群的旧广场,以及中央摆满的鲜花的咖啡座;还有停在路边的一排排老爷车,市政厅的音乐会和会跳舞的牵线木偶。至于神秘,是指给原本平常的东西盖上的那层薄纱。比如查理士桥的美就在于撒在上面的薄薄的晨雾,蔼蔼的白雪或者柔柔的灯光。桥上矗立了30位圣经人物。黑色的雕像和暗色背景混在一起时,人们就不容易从他们的脸上读出喜怒哀愁。他们在这里站了三百多年了,也许他们更情愿作个影子,而不是有名有姓的救世主。这种想法甚至让我怀疑这些雕像会在我一转身的时候悄悄地活动一下筋骨。布拉格的神秘,还在于那些古老的传说。如果你夜晚漫步于旧城广场,你就会看到有人高举着Ghost tour (幽灵之旅)的牌子。说不定传说中的那个德库拉伯爵就住在你旅馆的楼下。

 

当然,布拉格也有遗憾。当我走过了查理士桥,触摸过了亮闪闪的浮雕,看过了黑光剧的影子以后,我的那些想像就不再是想像,而被盖上了真实的印章。于是那首熟悉的歌要这样唱:

 

我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

找啊找找不到许愿池的方向;

是谁在耳边轻轻地吟唱:

“谁还会沐浴十四世纪的夕阳?”

波希米亚,曾经的狂想,

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当车轮代替了马蹄的清响,

当广场不再要火把来点亮,

手风琴响起时我不由自主地旋转,

一切就随风去,

渐渐飘远

。。。。。。

www.98aa.com/music/98aanet/布拉格广场(蔡依林).wma触摸布拉格" TITLE="[转载]8月之四 触摸布拉格" />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