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捷克之前,一直听说捷克很美,这次公差终于有幸见识一番。由于在法兰克福机场后飞机晚点2个多小时,到捷克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带着一身的疲惫,入住Pension家庭旅馆,800kr一天(美金与克朗的比大约是24),住两周以上600kr一天。房东一家非常好客,房间布置得非常有捷克特色,屋的摆设和屋顶挂的女巫给我们一种新奇的感觉。入住期间恰逢房东的父亲60大寿,把我们也拉去参加他们的晚宴。拿出珍藏的捷克红酒,据说非常可口,可惜我不识酒水,感受不深。一直到深夜,房东父亲已经渐醉,但雅致甚高,又是唱又是跳的,还拿出封存已久的小号给我们当场演奏,只是现在人年纪大了,牙齿全脱落,安的假牙吹号不敌当年了,不过想必年轻的时候一定是风流倜傥。原来老人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兄弟5个都会不同的乐器,让我们羡慕不已。
捷克布拉格城市不大,一共有三条地铁线-红、黄、绿线。地铁基本覆盖城市主要街道,地铁票价一般20Kr一张,可以在报刊亭和地铁口买到。票不仅可以在地铁上,还可在任何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入地铁口和上公交需要在票上打上乘车时间,票有效期按照时间段计算,平时一般75分钟内有效,周末90分钟内有效,在这个时段内任意换乘。
从住处附近搭乘地铁,在牟斯代克(MUSTEK)一站,从该站向低处穿过几条小巷,便是著名的旧城广场便可以找到瓦克拉夫(万科斯拉斯)广场(Wenceslas
Square),所谓旧城,是十四世纪概念上的“旧”,它的起源比新城——瓦茨拉夫广场区域的兴起要更向前追溯3个世纪。由于形成较早,周围很多屋舍和教堂在毫无章法的状态下围广场而建,使广场很不规则,并且保留至今。瓦克拉夫广场原是马匹交易的场所,直至今日,大家还能看到广场中隐约的马厩范围,一小格一小格,隐隐昭示着历史的变迁。广场周围除了最著名的旧城市政厅、圣尼古拉教堂、泰恩教堂等,几乎每一座屋舍都有它奇特美丽的名字、独特的装饰和神秘有趣的故事,比如石锺之屋、可怜人之屋、石牡羊之屋、金独角兽之屋、鹊鸟之屋、蓝星之屋和公牛之屋等等。广场中央默默耸立着思想者圣·胡斯和他的追随者们,胡斯是查理大学前身布拉格大学的校长,为反抗宗教势力的腐败,最终激怒教会,于1415年被处以焚形。但胡斯的就义,激起了更为波澜壮阔的“胡斯战争”。事隔500年之后,人们为纪念这位不朽的民族英雄,章显为信仰而牺牲的高尚情操,塑造了这座肃穆的雕像群。旧城市政厅上,安置着一座精美的天文钟,它巧妙绝伦的设计,和它背后的悲惨故事,每天都吸引着大批人潮。广场一边是捷克国立博物馆(MUSEUM),博物馆前矗立着波希米亚最重要的守护神——瓦茨拉夫(VACLAV)的骑马雕像。在博物馆边上有一座引人注目的巨大玻璃建筑——自由欧洲电台,这儿也曾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它的另一边是音乐厅:斯美塔那剧院。1990年这里曾举办了著名的“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开幕式。斯美塔那剧院是布拉格古典音乐的演出重镇,几乎所有世界级指挥大师都在这里指挥过顶级乐团的演出。国立博物馆是一座伟大的“新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再往里,横跨于伏尔塔瓦河的查理桥,桥上21尊雕像,虽然已经是复制品。桥面上手工艺小贩很多,人像和风景写生、泥塑和泥塑画、特色乐器演奏、提线木偶表演、民间首饰贩卖等等。查理桥一端连接旧城广场,另一端就通往著名的布拉格城堡。城堡目前作为捷克总统府,除正在使用的办公区,其他部分都免费开放,即便是不对外开放的办公区,也并没有单独区划而封闭起来,总统从办公室的窗户随时可以俯瞰参观的人流;总统是否在国内,人们从府邸是否升旗也可以一目了然。整个城堡到今天的样子,修建了大约十个世纪,从九世纪晚期最初兴建城堡,925年修建圣·威图斯教堂,以后经历了几次被毁坏重修,和几次整修、扩建,并在不同年代,按照不同君王的想法,增减设施。于是,仅从布拉格城堡区,我们就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整个布拉格更是这样,有西方建筑博物馆之称。除了它的建筑历史、设计风格等本身价值,特别的,它几次幸免于战火洗理,从而完好地保存了从古罗马、哥特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和新文艺复兴式等等,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单独的、重叠的、组合的建筑形态。而这些完好保存的建筑于这个城市,正如岁月印记之于人一样,带来厚重、深沉和丰富,使之透发出成熟的魅力和独特的价值,使它成为带着年轮和皱纹的城市。
感谢在捷克期间同事Sarka提供的当地信息和捷克特色的歌曲。。。。。。
附《布拉格之恋》简介:影片改编于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著名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被评为1988年美国十佳影片之一,获嘎纳电影奖。讲述的是布拉格年轻有为的外科医生托马斯有两个女性知己莎宾娜和特丽莎,这时正是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时期,托马斯投稿发表了激进的文章,苏联出兵捷克,托马斯三人逃亡瑞士,莎宾娜去了美国,托马斯和特丽莎回捷克,被开除公职,两人隐居与乡下,在一次车祸中双双丧生,在美国的莎宾纳接到噩耗不禁潸然泪下。
影片通过托马斯三人的生活轨迹和感情纠葛,史诗般的展现了那时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有哲理的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的本质。尤其是《布拉格之恋》中,最后的镜头拍得如诗如画,坐着车子,相爱的人驶向云中的天堂……
捷克自然地理:捷克共和国原属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东连斯洛伐克,南接奥地利,北邻波兰,西与德国相邻,面积78866平方公里,由捷克、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3个部分组成。它处在三面隆起的四边形盆地,土地肥沃。人口1021万人。主要民族为捷克族,占原联邦共和国总人口的81.3%,其他民族有摩拉维亚族(13.2%)、斯洛伐克族、德意志族和少量的波兰族等。官方语言为捷克语,主要宗教是罗马天主教。首都布拉格(Prague),位于国境西部,座落在拉贝河支流伏尔塔瓦河两岸,人口121万,是一座美丽古老的山城。城中伏尔塔瓦河将城市分为两部分,沿河两岸陡立的山壁。横跨在河上的10几座古老的和现代化的大桥,雄伟壮观,将城市两部分协调巧妙地联为一体。耸立在市区的伯特日娜山,乔木葱郁,风景秀丽,是一处环境幽雅的休息之地。本文的布拉格之恋,更多的是一种对古城之恋。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在公元第九世纪时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尔塔瓦(Vltava)的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他便在此开始统治他的捷克人民和土地,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转载]布拉格之恋 [转载]布拉格之恋](//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布拉格之恋 [转载]布拉格之恋](//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布拉格之恋 [转载]布拉格之恋](//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