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2012-02-25 02:01:56)
标签:

转载

分类: 环球旅行——欧洲篇

 

在圣查尔斯教堂阁楼上的小画廊看到这幅用世界上各种语言撰写的启示录,

语义很得我心!以此开篇。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维也纳是一座以博物馆著称的城市。游客既能有机会参观永久性的展览,还能赶上许多季节性的短暂巡展。这一次我们其实有机会看莫奈的珍品画展,但是因为当天天气实在太糟糕,严重影响观光情绪,所以到了Arbetine展览馆门口也没买票进去看。现在想起来真是有点儿小遗憾!!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丰富有趣的展出,以下是众多展览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一些留念照片。

    

象征王权的双头鹰徽章

双头鹰源于土耳其,在许多东欧国家的徽章上都能见到。

当年的哈布斯王朝为了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裔,

也采用了这样的双头鹰徽章。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鹰的形象无处不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鹰的形象当然也必然出现在权杖上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哈布斯王朝的王,手持这权杖,[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头戴这顶皇冠,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从以下几身锦袍中选一套披上,

1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2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3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再戴上这样的手套,并手持利剑...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就变成了这样的形象!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见到上面那个手套的时候,我想起了MJ。当然,MJ本来就是奥匈服饰的忠实粉丝。他曾穿过的“军装”和所带起的那股复古风,都源于奥匈贵族的服饰。如果你再看过芭蕾舞剧“巴赫塔”的话,体会就会更深刻了!

以下这套据说是王室贵族的装束,借此映照出以上服饰的华美。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军事实力是维护王权的重要保障!

我走进这个展厅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场真人秀!

当我确定那些马动不了,那些人是布娃娃的时候,内心的瀑布汗啊...

哗啦啦~~~哗啦啦~~~~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威武高大的骑士啊~~假的假的假的,嘎嘎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华丽丽的盛装舞步啊~~~~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鹰女郎的盔甲,那会儿女的也参军?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乍一看,这哥们儿的要害实在是呼之欲出...

但其实这套盔甲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方便骑马。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哈布斯王朝的日常生活上。

开启霍夫堡城门的钥匙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王族在新婚之夜所使用的手绣金丝床饰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小王子、小公主的床榻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皇室采用的巴洛克式鎏金烛台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果器盘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陶瓷茶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皇室厨房专用的用于标识餐器和食物的银铸吊牌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哈布斯王朝对东方文明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日用品曾采用了大量的日式和中式的器皿。

比如这一系列就是日式的瓷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而这个当然就是中国元明期间的瓷器了。

鸦片战争大量丰富了哈布斯王朝在这方面的收藏,

所以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许多成套的珍贵藏品。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配饰也价值连城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一组更是让我和Phoebe垂涎啊。。。

Phoebe直到昨天晚上还在惦记古董店里面的某一类与此类似的胸针呢!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鹰的形象再次出现在需要体现王权的地方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一个小巧的鎏金胸针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金枝玉叶,这个据说是纯金的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尊希腊风的雕像让我想到了一个敦煌舞姿。

生活在不同大陆上的人们,审美意识却是极其相似的。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希腊风的小摆件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喜欢西方雕塑对身体姿态的细腻刻画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并不孤独的牧羊人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个应该是西亚的作品吧...

然后我心底里又是那句话“又是抢来的吧...”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至于这个...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还有这个,明显就是抢来的吧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千面之屋(局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一屋的古钢琴啊~~~贵族沙龙文化的核心所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皇室贵族家中的日用水晶灯要比教堂的简单得多

1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2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3,这张是美泉宫的红屋(Red Chambre)。

美泉宫内饰是不准拍照的,只有出口处的这扇玻璃面前有机会留影。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4,像这样的灯饰,在19世纪估计能算Avant Garde吧。

总之我喜欢!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烟斗架,贵族那繁琐的生活细节啊~~~

连烟斗都要和服饰心情搭配着来用。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十九世纪贵族家中摆饰的样板间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工业革命催生的高科技马桶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说到哈布斯王朝的生活,就不能不提一位重要人物——

极富传奇色彩的伊丽莎白女皇,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

然而,在读过她的诗集片段和生平介绍之后,我才了解了她孤独、无助和挣扎的内心世界。

“茜茜公主”只是一个童话,而残酷、冷漠的皇族生活却铸就了伊丽莎白女皇那永恒的美!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最爱她那瀑布般的秀发!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以下是在各大博物馆看到的绘画作品中,我很喜欢的几幅:

森林中的精灵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中世纪的贵妇肖像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幅《亚当与夏娃》却让我想到了“绝望的主妇”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抠脚的裸女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我爱这样的留白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在国家艺术博物馆内,我们总是能见到艺术家在此临摹进修,令人不难联想到

当年的张大千、常书鸿等国画大师常年扎根在敦煌莫高窟内临摹壁画的事迹。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细致的拷贝过程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圣查尔斯教堂阁楼小画廊内宗教题材的现代派作品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线条之美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这两幅作品与国画会不会有些许关联呢?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现代艺术展览馆内一个有趣的展品。

坐在沙发上,根据心情按下按钮,

荧幕就变成了一面窗。

1,雨天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2, 黄昏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另一个雾屋也很有意思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世界各地的房屋,自拍留念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冰山状的沙发
[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最后讲一个巨囧无比的段子吧。。。


    想当初,火车刚到维也纳我俩就傻眼了:1,Phoebe的拖鞋彻底坏掉;2,室外温度只有15度,而且下着大雨!

    Phoebe换上一双非常不合脚的鞋子,我把我从海航顺来的毛毯披上。于是乎俩人儿拖着沉重的箱子在风雨中瑟瑟发抖地前进了十五分钟才看到了有轨电车站。

    上车之后更精彩~~~这两个土包子完全不晓得人家维也纳的有轨电车、地铁、公车全部都安装了节能手动开门按钮。到站之后,Phoebe和我发现我们面前那扇门完全没有自动打开,“Oh,原来门坏掉了!”于是我转身狂奔到前门,她狂奔到后门...奔到后门的Phoebe紧跟别人顺利下了车,而奔到前门的我却很不幸地发现前门也“坏掉”了!“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电车启动鸟...只见Phoebe站在站台上向我挥手“道别”~~~~车上无数“囧意”的眼神一齐投向了我...

    那个场面啊~~~~

    从那之后我明白了:当更多文明来到的时候,世界就有了更多的按钮...

 

哦~~鼓掌!此篇完毕!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