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东欧第五站:维也纳(二)博物馆

标签:
转载 |
分类: 环球旅行——欧洲篇 |
在圣查尔斯教堂阁楼上的小画廊看到这幅用世界上各种语言撰写的启示录,
语义很得我心!以此开篇。
象征王权的双头鹰徽章
双头鹰源于土耳其,在许多东欧国家的徽章上都能见到。
当年的哈布斯王朝为了显示自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裔,
鹰的形象无处不在
鹰的形象当然也必然出现在权杖上
从以下几身锦袍中选一套披上,
3
再戴上这样的手套,并手持利剑...
就变成了这样的形象!
见到上面那个手套的时候,我想起了MJ。当然,MJ本来就是奥匈服饰的忠实粉丝。他曾穿过的“军装”和所带起的那股复古风,都源于奥匈贵族的服饰。如果你再看过芭蕾舞剧“巴赫塔”的话,体会就会更深刻了!
以下这套据说是王室贵族的装束,借此映照出以上服饰的华美。
军事实力是维护王权的重要保障!
我走进这个展厅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场真人秀!
当我确定那些马动不了,那些人是布娃娃的时候,内心的瀑布汗啊...
哗啦啦~~~哗啦啦~~~~
鹰女郎的盔甲,那会儿女的也参军?
乍一看,这哥们儿的要害实在是呼之欲出...
但其实这套盔甲的设计完全是为了方便骑马。
好了,让我们再次回到哈布斯王朝的日常生活上。
皇室采用的巴洛克式鎏金烛台
果器盘
皇室厨房专用的用于标识餐器和食物的银铸吊牌
哈布斯王朝对东方文明情有独钟,在他们的日用品曾采用了大量的日式和中式的器皿。
而这个当然就是中国元明期间的瓷器了。
鸦片战争大量丰富了哈布斯王朝在这方面的收藏,
这一组更是让我和Phoebe垂涎啊。。。
Phoebe直到昨天晚上还在惦记古董店里面的某一类与此类似的胸针呢!
一个小巧的鎏金胸针
金枝玉叶,这个据说是纯金的
生活在不同大陆上的人们,审美意识却是极其相似的。
喜欢西方雕塑对身体姿态的细腻刻画
千面之屋(局部)
这一屋的古钢琴啊~~~贵族沙龙文化的核心所在
皇室贵族家中的日用水晶灯要比教堂的简单得多
1
2
3,这张是美泉宫的红屋(Red Chambre)。
美泉宫内饰是不准拍照的,只有出口处的这扇玻璃面前有机会留影。
4,像这样的灯饰,在19世纪估计能算Avant Garde吧。
总之我喜欢!
烟斗架,贵族那繁琐的生活细节啊~~~
连烟斗都要和服饰心情搭配着来用。
十九世纪贵族家中摆饰的样板间
说到哈布斯王朝的生活,就不能不提一位重要人物——
极富传奇色彩的伊丽莎白女皇,也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
然而,在读过她的诗集片段和生平介绍之后,我才了解了她孤独、无助和挣扎的内心世界。
“茜茜公主”只是一个童话,而残酷、冷漠的皇族生活却铸就了伊丽莎白女皇那永恒的美!
以下是在各大博物馆看到的绘画作品中,我很喜欢的几幅:
森林中的精灵
中世纪的贵妇肖像
这幅《亚当与夏娃》却让我想到了“绝望的主妇”
我爱这样的留白
在国家艺术博物馆内,我们总是能见到艺术家在此临摹进修,令人不难联想到
当年的张大千、常书鸿等国画大师常年扎根在敦煌莫高窟内临摹壁画的事迹。
细致的拷贝过程
圣查尔斯教堂阁楼小画廊内宗教题材的现代派作品
这两幅作品与国画会不会有些许关联呢?
现代艺术展览馆内一个有趣的展品。
坐在沙发上,根据心情按下按钮,
荧幕就变成了一面窗。
最后讲一个巨囧无比的段子吧。。。
哦~~鼓掌!此篇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