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朋友L先生的近作,因未得允许所以隐去姓名。
回国生活有阵子了,打开电视看各种综艺节目,对老师一词,写点感触,一吐为快。
致伪老师:
继小姐一词丢失本意之后,老师这个职业称谓,也正在丢失本意。
谁是老师,老师干什么,长啥样,在哪儿,收入如何,怎样当老师?一系列疑问不得不重新定义老师。我嘴笨,说不出老师的定义,但大概总结了当今所谓老师的几个特点,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全国35,672,043位持证上岗的专任教书先生,他们
1) 一律不拿粉笔。
2) 无一不例外的都拿咪,被不同机位的摄像机对着。
3) 不在学校教书育人。
4) 衣着光鲜华丽。
5) 圈子里,遇牛于己的人,褒人为老师;遇不及己牛的人,被人褒为老师;遇与己差不多牛的人,互褒为老师。
6) 拥有可以做慈善的财富,非一般教书先生可比。
7) 音容笑貌在林林总总的代言广告里。
8) 活跃在访谈、相亲、选美、整蛊、达人、晚会、形形色色的演艺娱乐界的各条战线上,除了教育领域。
9) 似乎不具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
谁是老师,按图索骥。没错,事实上老师一词在演艺娱乐界已经重新定义了。往往节目里主持与嘉宾彼此冠以“老师”的头衔相互阿谀,似乎十分脱俗。可我觉得这不合适,有点像蹲在街边卖葱的小贩张三和卖蒜的小贩李四用“张总,李总”来称呼彼此一样,有点滑稽。节目里嘉宾主持老师来老师往的,全然不用顾及观众的感受,而观众不论高矮胖瘦,都着实“被学生”或者“被教育”了一把,还好,尚未发现未以“爷”相称的,不然,天怒雷劈。人们多有愤怒,寡有质疑。
亨利•基辛格1954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70年代任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平素中他更愿意人们称其为基辛格博士或者基辛格先生;费翔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深圳台年代秀节目20111021期,主持人夸赞费翔为一代人的偶像,台上费翔始终称自己“作为一个艺人”,这样的称呼让所有人觉得准确而得体,没有高低距离感。基辛格、费翔尚且如此,为何国内娱乐演艺圈如此热衷于为人师呢,是文化的原因吗,为何港台同行却不是这样。敢问台上的所谓老师,能否证明下你有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好吗,如果没有,就只能算是伪老师。当台上的伪老师大言不惭地利用老师的职业称谓相互阿谀吹捧的时候,是否知道你们正在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系统,侮辱全国教育领域里35,672,043位持证上岗的专任教师,侮辱电视机前的全国观众,老师这个荣耀的倍受尊敬的职业称谓被你们无耻盗用了,你们伪造了老师的名片,无耻地上演着鸠占鹊巢的这出闹剧,彻底搅浑了未成年人对教师职业的正确理解。韩愈说过,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奉劝那些既无传道,也无授业,更无解惑的伪老师们,摘掉你头顶老师的伪光环,正确回归自己的职业,当秩序一切井然,掌声自然响起。
希望大家有所共鸣,并祝大家愉快。
于广州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2009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校数、教职工、专任教师情况;维基百科,亨利·基辛格;深圳电视台,年代秀2011102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