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较本影评的原作者早一天观看了这部电影,感觉有些想法,但在网上看到这篇和我的想法很接近,就先转了。
昨晚我看了《The company men》,电影阐述了不同年龄段的男人在西方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的不同命运。
三十七岁的Walker失业了,一身债务,却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妻子,凭着年龄的优势和家庭的支持,他重获新生;六十岁的Phil,是个三十多年的忠诚员工,失业后没有金钱储备,没有年龄优势,妻子也不体谅,Phil最后选择了自杀;同样六十多岁的Gene,被合伙人吞并股份后,妻子习惯奢华的生活而没有半点同情心,情人为保自身饭碗也对他失去昔日的温顺,Gene最后靠着剩下的资金重开零散生意,把Walker以及其他被炒的员工雇回。而那个炒掉这些人的合伙人仍然大鱼大肉,生活奢侈,并不惋惜任何人的牺牲和忠诚。
这部电影既反映西方金融危机中人性的善与恶,也反映了在公司竞争中,对于男人而言,年龄、金钱和温馨家庭是他们在人生低谷中的救命草,三者均缺,就会像Phil那样,走向绝路。然而,Phil是三位失业男人中性格最极端的,他对原雇主和妻子的抱怨和不甘退回到事业起点的心态让人叹息。而Walker和Gene失业困境中的心态描述也是本电影的一大卖点。Walker在面临变卖房子和汽车的窘况同时还继续到高尔夫球场娱乐,而妻子却在医院承担周末的兼职,他说他需要一样有身份的事情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尊严。那即,我忽然更深刻地体会到,男人和女人的虚荣各有各不同。女人为了一条裙子而虚荣,女人的虚荣不过是表面的,她对待整个人生却抱着相当实际的态度;男人的虚荣却是骨子里,要征服世界,扬名四海,男人的虚荣更实质性。而Gene为不能保住Walker和Phil的工作机会而深感内疚,承担起一个朋友应尽的职责。他的角色很有魅力,由始至终,他总是寡言而深谋远虑,对朋友有情有义。当然,这也跟他长年在商场打滚的资历有关。他和Walker相比较,其实各有优势,他不如Walker年轻,却有金钱做后备之需。他没有像Walker那样拥有一位共患难的妻子,但他不沉迷于和女人往日的情分而裹足不前,而且甘愿重头再来!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我的偶像Kevin Costner 所饰演的木匠Jack,他并没受金融危机太大影响。他靠着辛勤的劳动过着朴素的生活,依旧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他的家庭氛围和谐活泼,他为Walker提供的木匠工作成了Walker过渡期挽回信心的精神支柱。但一开始,Walker并没有接受Jack的帮助,反而视木匠工作是对自己的贬损,套用Jack在责备Walker拒绝他的帮助时对妹妹说的一句话:Your husband is such a dick.(你丈夫真是个混蛋!) 这两种职业的男人在心态和意志上有很大的反差,这不得不让我反思:什么职业的人就会过着怎样的命运。一旦你习惯了在某个行业中获得尊严和资本,你就会习惯地视其为代表自己的一切。其实,换一个工作环境,换一种工作技能,未尝不是一种自我解救。人生的丰盛除了成就感和地位提升,还要有韧度。因为人类除了像动物那样要遭遇自然环境淘汰的同时,还要面临社会变迁的淘汰。
最后Walker在接受Gene的邀请前和Jack的对话很让人感触。
Walker,'Actually I am thinking about staying on with you Jack.The old job is scaring all the time.'
Jack皱着眉头说,'Can I be honest with you? You should take that job.You are a shitty carpenter.'
Walker狂笑,'I will win. Why? Beacuse I have faith, courage and enthusiam.'
Walker虽然回到原来的工作轨道,从事一样的职业,但是他的心态和原来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他对着属下说,'What is the worst we can do? Fire us?' 他笑了。坦然面对丧失,才是韧度的最终体验。
出处:http://group.mtime.com/KevinCostner/discussion/133457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