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贵州卫视的《人生》节目,很惊喜节目组迅速行动采制播出了湖北三个大学救人牺牲及背后的故事。在当下情感故事类竞争激烈的现实下,《人生》节目把触角伸向一些有着社会现实的意义的敏感话题无疑体现了一种在该类节目领域内更高的视野和追求!
《人生》节目从今年6月1日起正式登陆贵州卫视晚间9:30黄金档以来,似乎在一种低调的进取中执着的努力攀升,每周一到周五的密集播出逐渐成为贵州卫视自办节目的支撑,从7月中旬开始,收视率开始获得观众的回报,从8月份开始,收视率更是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以几乎是跨越式的突进,一举进入CSM35城市收视率排行全国省级卫视同时段第四,几个月以来,节目更是有多次的日收视率进入省级卫视同时段排名第三和第二,这应该是贵州卫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自办栏目全国收视表现。
在这潜移默化的默默进步中,江西、辽宁、安徽、东方、湖北等卫视在《人生》播出的时段悉数被甩下,《人生》栏目目前的收视率平均排名竟然只在湖南、江苏、浙江卫视之后,作为一个地处西部的卫视,这一成绩的取得简直可以用惊人来形容,整个贵州卫视频道的全天收视支撑制高点也紧紧的依靠着了《人生》节目。
然而很多看过《人生》节目的观众几乎有众口一辞的反应,这个节目非常像湖南卫视原来的《真情》节目,从节目形态、节目风格,甚至主持人舒高、辛唐米娜等也是来自湖南,这中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我以为,一个节目像什么节目其实不重要,说“山寨”也好,说“抄袭”也罢,都只是说到关于外在的一个壳的层面,最重要的结果是观众是否接受节目、市场又是否承认才是最终的结果;就算是“抄袭”,抄袭的机会也是大家都均等的,可是为什么有人能抄袭成功,有的人却不能抄得令观众唾弃呢?这中间恐怕还有能力、智慧等方面的原因,我们做节目的千万不能因为有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于是就靠以去诋毁别人“山寨”啊“抄袭”啊之类的话来给自己找台阶,其实,谁的起步学习不是从抄袭临摹开始的呢?只是在熟练掌握技巧后,拼的就开始是创新了。作为向贵州卫视这样不算发达的卫视,在竞争与发展的巨大压力之下,采取复制的方式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成果,谁能说不是一种成功呢?
湖南卫视的自制剧《一起来看流行雨》收视暴高,但同时舆论的砖头更是暴多,每每看到这些言论,我想到最多的还是那种民众集体无意识的酸葡萄心理。试问,偶像剧在中国的发展到底需不要一个过程?今天的中国有自制偶像剧的需求吗?中国需要做本土偶像剧的开拓性实验吗?做自制偶像剧的也不止湖南卫视一家,翻拍国外经典剧更不止湖南卫视,为什么只有湖南卫视的自制偶像剧获得市场的最高回报?这中间除了剧本身还有其他更多什么东西的支撑呢?
湖南卫视比明星没有香港TVB多,比平台不及央视,却屡屡创造“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奇迹。不少网友指出,他们的成功节目,几乎全是“山寨”国外的电视节目,如选秀类的“超女”、“快男”,自制剧如《丑女无敌》等。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一次会议,他一语道破:这种“山寨”就是企业惯用的OEM,是全社会都在做的一件事,只是湖南卫视算是电视界第一个做OEM的。过去,一个新的娱乐节目从欧洲诞生后,美国迅速将其包装成全新的娱乐节目,然后日韩模仿美国,接着港台模仿日韩,最后内地才开始模仿港台,当然,落后一点的国家如越南,也有可能再“OEM”一下内地的节目:“《美国偶像》、《英国达人》在做什么?他们做产品设计,创造新的节目。我们在OEM(贴牌生产)别人的东西。但是,湖南台的反应比较快,懂得直接与美国接轨。其实每一种节目形态都存在模仿,关键是你是否足够敏锐,发掘到那些走在前端的东西,抄在别人的前面,而不是落在最后一个模仿。”
所以,看看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真的有很多人是心胸狭隘的,他们总习惯于用批判的眼光看待新生事物和娱乐现象。我们这个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就是对现象的深入研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