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乐女声西部唱区奔走琐记——“音箱”女生何其多

标签:
湖南卫视快乐女声娱乐 |
大约是五天前的下午,突然接到张总的短信:“在长沙吗?在就来19楼碰个面!”我回:“不在长沙,已经跑晕了。”那时我正在机场准备从兰州去贵阳,连日在各个城市间辗转,以至于有人问到团队的人“晓冬在哪里”时,他们也竟然说:“不知道他现在在那个城市”。我在一笑之余,突然想起何老师在话剧《麻花》里的经典台词“我们做艺人的哦,每天的生活就是机场、酒店、电视台,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被人拍、拍、拍.....”虽然没有像艺人那样被人“拍、拍、拍”(拍照),但这种高密度的在城市之间辗转,确实让我简单的体味到一点:这样的奔走真不是好玩的。
由于要负责到四个赛区的动态与基本工作情况,这个月以来,颇感疲倦,但也经历了一段相当难得的经历。各大赛区50强如今都已基本尘埃落定,很快就要进入分赛区的收官阶段,趁今天终于有一点点的喘气时间,就对这段时间做个小记吧!
记得10多天前,我以一种劳累而兴奋的心情写了一小篇“昆明观赛小记”,本来后来计划是写连载的,无奈后面的行程和故事“跌宕起伏”,连续几天在劳累奔走中又跌倒在各种梦中,于是就算了自己!
说来也是,我这次负责的赛区都是西部省份,有人戏称我是“羊队长”,也有戏称是“西南王”,管他是什么,工作呗,不辜负组织的安排,能将“中央”的精神在西部传达好、执行好,累点就累点吧,没关系!
还是先从昆明说起,记得那篇“昆明小记”发表之后20余分钟,就接到了王琴同志的短信问候,心中感到很是亲切,紧接着又收到马昊的电话慰问,于是深感,湖南卫视每个人都为同一件事这样没有日夜的坚守,全国罕见!没有理由不做全国最好!
在所有分赛区的组织和报道中,昆明电视台的投入及报道量到今天我也敢说是全国第一的,他们每天上午从10:40开始知道下午2:30,同步直播报名和初选的实况,晚上从7:30到10:30直播当天的整合,而且内容丰富,有嘉宾访谈、新闻特写、实况直击,整个5月,全昆明的热门话题被“快乐女声”占据了,于是报名人数不断上涨,整个昆明新闻中心从建成至今9年来,从来没有这样持续热闹过,台里的一把手可以说是第一次深刻感受到了节目的力量、影响力的力量、被关注的激情.......
也许,这次的活动会让该台的一把手重新思考一些关于发展的新思路,什么才是真正的内容。这对于昆明电视台来说,也许是举办昆明赛区后是最有意义的收获。
(昆明电视台正在同步直播)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很不敢走出大山,开始之初我们也是相当的担心云南女孩的表现,随着报名人数的节节上升,这个疑虑打消了,但是在选手形态方面,我还是不得不小小的唏嘘感叹。
为什么唱得好的大多长得不好,为什么现在的女孩那么多的大脸,为什么那么多有好声音的女孩要选择暴露自己弱点的曲子,为什么有那么多本来清纯的小孩非要把自己做“堂客们”打扮……
特别记忆深刻的是一个18岁的小孩,报名初选那天,她极其随意的打扮,透出的干净和潜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然后几天后的预选赛,她突然地大变身和极其有失水准的发挥让我刹那间被气晕了:头发被剪成短发,染成黄色,烫了小卷…..哎,整个一个扮老的小大人,更气人的是,一首顺子的《回家》初选时的清澈的发挥居然在明星评委面前,就被她唱得好像是随时会被人从拥挤的春运列车上挤下去,一句紧赶一句,唱得那个急啊,节奏没了,调也没了,只有真的急着“回家”了,这是为什么啊,我的天!!
哎,难道真是应了上天的一个定律:上帝给你打开了一扇门,必然要给你关掉一扇窗!哦,上帝是公平的,如果真有门也打开了,窗也打开了,空气极好的,于是她就成了“天皇巨星”了;当然,如果巨星真多了,也就没有巨星了。
所以,兄弟姐妹们还是知足吧,如果真能从万人海选里捞出了一个“门也开了,窗户也开了”的好空气女孩,那你就也算一个点石成金的“半仙人”了。所以我们每个人在感叹:怎么那么多“音箱”女孩啊,怎么貌似天仙的常常开腔就雷人的时候,想想上帝的定律,太正常了!
除了声音和外形定律之外,还有一个令人背气的现象,好歹中国语的流行歌也有几千上万首吧,为什么那么多的女孩总要选择相同的歌呢?比如在云南吧,一首《彩云之南》似乎被选手认为是既有高音又有特色,居然可以连续的彩云满天飞;好容易这厢彩云刚散去,那边厢又纷纷《在那东山顶上》高歌了,以至于评委丁薇老师大声疾呼:不要在往东山顶上挤啦,哪里人已经太多,站不下啦……于是,很多选手们就下山了,但是一下山呢也没有闲着,接着就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写一首歌》,评委无语了,说:告诉后面的同学,如果你的歌不是写得最好的,就不要进来了……哇,这叫什么现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