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危境中,是乞要还是自救?
——公益情感节目在无奈中的劝导
从国庆节前就有一个外地母亲在不断给我打电话,电话一接通就哭诉,大意就是他的儿子得了尿毒症,要换肾,现在每天做透析,家里的钱已经用光了,亲戚朋友那里也借不到到钱了,要我们帮帮她,边说边哭......几年来,其实这样的电话真的太多了,这样的电话也并不能让人感动,常常让我感受的是却是一种困惑与烦恼。
像这位母亲,就她电话里的状态和基本表达,我大致能判断她们一家并没有太多的故事与精神层面的感动,做节目的基本条件是不具备的;可是我却很无奈,我们的角度不一样,我怎么回答她:对不起,你的事情太简单,做不了节目;比你可怜的人还多呢,你要自己想办法;亦或是你觉得你的故事能感动别人吗?。。。。。对这位妇人说这些话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她甚至也听不懂,她只知道自己走投无路了,找电视台去向社会募捐。
每天,我们都要面对太多这样的信息,特别是相关的爱心慈善节目一播出,我们很快就会接到大量类似和需要救助的弱势人群的电话或信件,可是我们只是一个小小的电视节目,我们并不能直接去解决每一个人的问题,我们承担的是宣传的功能,是通过典型故事向社会呼吁关爱,可是实际情况是那些急需救助的人只觉得我们应该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职能部门,并且常会不甘心的死守着,于是我们往往只有“狠心”的回绝,碰到内向斯文的人吧会对你说声“好吧,谢谢你”,那种无助的声音与哭腔其实会让你更难受;可是碰到素质不高的却会咆哮:凭什么他可以上电视,我的就不能?更有甚者还打电话到台领导处,“告”我们服务态不好......这种时候真的让我们很无语,我们也很无助了。我们是慈善事务救助所吗?像本文开始说到的那个母亲,她除了焦急与哭泣,就是不断重复,我们也很困难了,为什么不能上节目?
每每面对这样的情况,我的心情就很不平静,来自两方面的思考让我无法释怀:
第一,对于一个得了重大疾病的普通百姓,如果他没有工作、没有保险,家里的财力已经被他拖跨,那么这个人下一步的生存之路在哪里?如果社会捐助这种带有偶然性的幸运因素也没有降临在他的身上,那么他是否只有等死?
第二,当这个得了重大疾病的平头百姓,在生命面临危机的时刻,他及家人处于求生的本能和亲情的不舍,在不懂得自己改善精神的追求而一味的转向乞讨般的求助的时候,那么他们作为人的尊严还在哪里?如果只是为了肉体活着,而放下一切自尊,那么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当他救不能救自己的时候,自救该如何继续?
其实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一个平头百姓命都没有还要什么尊严,要追究的不是尊严的问题,应该是深层的社会保障问题。
其实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只是当你的个体力量无法改变的气候的时候,究竟我们可以做的是什么?如果是我,我还是会选择尊严,是要生命的苟息还是要精神的永存,我想我会有我的选择。
今天的感言是想告诉那些面临危急处境的求助者,当你觉得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心里只想着向别人伸手乞要这种唯一选择时,请你转过身看一下你的身后,有一条精神自救的路在等着你,如果你能走上这条路,你会发现,关注的你的人会慢慢走向你,有一天你就会突然明白原来自己还拥有如此多的机会,命运总是因为自强而精彩。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重病人能够上电视,而类似文章开头那个母亲不能上的原因吧。只是,如有可能我们是可以帮他们一家人呼吁捐些钱给他们吧。
把这个话题说开,情感帮助节目的发展之路还有什么方向,我也很需要朋友们给我出些点子,你们也帮我支支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