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庙魅影】柬埔寨略影-2

(2015-01-09 08:33:10)
标签:

柬埔寨

吴哥窟

塔普伦寺

女王宫

巴肯山

分类: 吉它眼-旅行


在柬埔寨吴哥的几天里,赶集一样看了几个古庙,很是感慨那千百年之前的艺术,竟还是这么精美,精致。也想象不到,曾经的文明和辉煌,就埋在了这些石堆里!

匆忙之中,连跑带拍,哪也都拍了,哪也没有拍得尽兴,想着有机会还要再过去认真拍一回。


一、吴哥窟

吴哥窟是吴哥遗址的精华所在,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寺庙,是柬埔寨国家的象征,出现在柬埔寨的国旗、国徽和钱币上。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印度教寺庙。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二、塔普伦寺

十九世纪中叶法国人发现塔普伦寺之后,即因整座寺庙已被树根茎干纠缠盘结在一起而放弃整修,保持了原始模样,由此形成了塔普伦寺树木和寺庙一体的独特景象与标记。

塔普伦寺,被当地人称为蛇树的卡波克(Kapok)树所盘踞,它们粗壮发亮的根茎,绕过梁柱、探入石缝、盘绕在屋檐上、裹住窗门,由一颗不起眼的小种子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努力,深稳紧密地缚住神庙,让枝干有力地向天攀升。而今卡波克葱茂的树叶就像祈神的臂膀,成功地伸向天际,与神庙交错相缠,蔚为奇观,以至有些学者甚至认为这些树也应列入神庙历史的一部份而一并保护。



三、女王宫


女王宫(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女王宫的浮雕大多取材自印度著名史诗《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的神话故事。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

这里的材料与大部分吴哥古迹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女王宫采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复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干,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西门的南北塔之间有著名的"东方的蒙娜丽莎"的女神浮雕。据说曾经被法国人盗走,后被追回。讽刺的是那个法国盗贼后来居然担任过法国的文化部长。




四、巴肯山

到巴肯山观看日落,似乎成了游吴哥的必修科目。巴肯山位于柬埔寨暹粒市中心大吴哥的南面,高67米。柬埔寨古称扶南,即“山之国”。因此“山”在古代柬埔寨具有神圣的地位,他们认为“山”是中心,是国家稳定的象征。9世纪末阇耶跋摩一世迁都吴哥,修建王城并选择了巴肯山作为国家寺庙的所在。巴肯山上宗庙神殿突出了对“山”的崇拜。巴肯山是吴哥的龙脉,是第一座寺庙山,共七层,代表印度教的七重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