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杯:前所未有的胜利

标签:
杂谈东方杯高尔夫女子中巡 |
分类: 今日佳文欣赏 |
前所未有的胜利
(本文发表在《东方高尔夫》杂志上)
从1996年开始,每一次中国大陆参加海峡两岸的高尔夫队际赛,海峡这一边讨论的都是怎样做才能不输。这一次的东方杯不一样,从一开始,女子中巡队的姑娘们讨论的就是如何赢。为了这次胜利,她们牺牲了休息,在联通的比赛结束之后留下来,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东方明珠集训。
乐观,乐观,是不是过于乐观?
东方明珠的集训基本解决了如何搭档的问题,也对赛事的进程做了一个预测——哪一个阶段该赢多少分?哪一些组合争到半分就算完成了目标?作为队长,杨红梅清楚女子中巡队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球手都很年轻,发球距离超过对手。”杨红梅说,“相比较而言,那一方有许多老前辈,她们在力量上不可能与我们争长短。她们的优势在切杆和推杆之上。”
女子中巡队是如此乐观,甚至为第一天的四人二球赛定下了赢6分的目标。在第一天比赛取得4比2的领先之后,她们的乐观仍没有发生改变。“明天(四人四球赛)再取得4比2,最后一天我们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打了。”沈燕花说,“我们不能想着会输哪些组,我们要有信心全部拿下。”
这种乐观、兴奋以及对胜利的憧憬弥漫在球队的会议中,以至于队长杨红梅一直在提醒大家应该保持冷静,不能轻视对手,不能过于兴奋,过于激动。在做事上,大家也要保持低调。杨红梅不止年龄上比大多数队员年长,她在经验也丰富过大多数队员。在这样一个时候,她不由得回忆起了2000年的那次海峡两岸女子选手的非正式交锋。
2000年,海峡杯首次引入了女子组对抗。当时大陆派出了6名女选手(杨红梅、林少茹、张丽春、胡香珍、钟晓龙、黄丽霞)到台湾鸿禧大溪高尔夫俱乐部参赛。第一个回合,中国大陆的选手取得了领先,可是最终中国大陆5比7落败。本届女子中巡队中,只有杨红梅一个人参加过当年的比赛。那一年她的个人战绩为1胜2负。杨红梅仍旧清晰记得赛事结束之后,她们与对手订下的盟约:“等我们能找齐12名选手以后再来比试。”
没有想到这一等就是九年。这期间海峡两岸的女子选手再也没有在队际赛中交过手。这一次之所以重提队际赛,还要追溯到今年年初在台湾举行的三场大型女子比赛。其中,在林口东方上演的日立慈善精英赛,大陆选手表现得很好。杨涛丽在两轮过后,处于领先位置,与涂阿玉一起从最后一组出发。最后一轮,杨红梅追赶上来,进入了延长赛,很可惜最终败给了日本选手前田久仁子。另外,黄美好的表现也非常出色,进入了前五名。领队李红高兴极了,在与林口东方总经理郭秋琳的磋商中,双方一拍即合,准备仿照莱德杯那样举行一场海峡两岸女子的队际赛。
想法是好的,可是要落实却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要尽早申请签证,中国女子巡回赛必须要在5月份的烟台养马岛锦标赛上确定人选。事实上,截至日期是烟台养马岛锦标赛第二轮,因为许多选手在第三轮结束之后马上便要离开球场。有些人选是显而易见的。杨涛丽刚刚赢得了北京东方明珠锦标赛,而且近年来她的表现一直不错。杨红梅在大家心目中是公认的队长,按照本次赛事的规则,队长必须参赛,她当然也就成为了其中一名队员。接下来是沈燕花,这位江苏选手也多次在东方的赛事中取得好名次。另外胡玲两年前赢得过青岛站,自然也是人选之一。其他选手只能综合北京和烟台两站比赛来看了。让李红很开心的是:这支队伍竟然包括了中国女子巡回赛后来出现的三个新科冠军:黄萍、李维以及沈燕花。也就是说今年在中国国内比赛中拿到冠军的选手全部都进入了这支队伍。
战斗,比想象中艰苦太多
可是轮到真正比赛了,女子中巡队才知道比赛有多激烈,多艰苦。涂阿玉职业生涯能够赢得114个冠军,黄玥琴(32胜)、蔡丽香(13胜)、曾秀凤(12胜)冠军能达到双位数,绝不是吃素的。首日的四人二球赛,要不是陈小红/汪雯雯在最后两个洞连抓两只小鸟,比赛将呈现3比3平局。另外赛前认为一定会取胜的杨红梅/杨涛丽组合在对阵吕晓娟/陈姳燕的过程中也败下阵来,尽管她们打得很好,交出当天第四低的杆数:73杆。
或许杨红梅已经隐隐感到了些许不安。她在赛事开始之前的那个晚上几乎无法入眠。这不是酒店的原因。球手下榻的福容大饭店是一家高档而温馨的酒店。每个球员住一间房,如果没有这场比赛,每个球员都能高枕无忧。“我很多年没有这样了。我现在的心情与我初次出来打比赛时的心情差不多。”杨红梅说,“整个晚上,我都在想事情。各种情境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样,如果发生那种事情,又该怎么样?”杨红梅几乎每一个小时都会看一下表:两点、三点、四点……
真正让杨红梅担心的事情发生在第二天的四人四球赛中。黄萍/魏晓蓉在四人四球赛中的表现非常突出,魏晓蓉在后九洞抓到3只小鸟,她们来到第18洞的时候领先涂阿玉/黄玥琴1杆。没有想到最后的那一个五杆洞,黄玥琴第三杆竟然从长草中将球直接击入洞中,拿下了一头老鹰,实现了不可能的反败为胜。
第二天的悬念再次落到最后一组。沈燕花/黄美好进入最后一个洞的时候落后黄玉珍/叶可蓁1杆。女子中巡队希望这一组能赢半分,这样进入最后一天的时候她们能有3分优势在手。沈燕花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推入了 15英尺小鸟推。守候在一旁的女子中巡队全部蹦了起来,高声地欢呼,以为这半分肯定拿下了。没有想到黄玉珍面对一个12英尺的上坡小鸟推也没有手软,一推进洞,硬生生地从沈燕花/黄美好手里夺回了那半分。这下子轮到了中华台北队欢呼了。她们的声音一点也不比女子中巡队逊色。因为比赛已经结束,一些选手冲上果岭,与黄玉珍拥抱在了一起。“真的有些莱德杯的味道!”香港的一名记者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慨地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
王纯与黄玉珍的私交很好。她在随后的训练中问过黄玉珍那一推。王纯说:“黄玉珍说她当时稳了很久。她一直等到我们的欢呼声静下来之后才去推她的那一推。这是一个有经验的球手的表现。我觉得我们这些选手都应该学习这种镇定。在观众不利于你的时候,你一定要沉得住气。”
胜负出现在一个平局
杨红梅继续在失眠。不过这一次,不止她一个人紧张,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7比5进入单人对决赛,谁都没有必胜的把握。赛前的那种乐观消失了。四人四球赛结束之后,赛事主办方专门安排了台北故宫之旅。可是所有人都失去了兴致。在回宾馆的途中,大家都很安静。这一次拿着对阵图,她们怎么算都算不出5.5分会出现在哪些组别之中。
杨红梅在分组之中再次选择了蔡丽香。经过双方的同意,这一组调整到了第一组,因为她们在比赛结束之后可以给其它各组加油。或许这是一个好兆头吧。杨红梅怎么推怎么进,最终以13杆优势战胜了老前辈蔡丽香。事实上,比赛进行到其中一点的时候,女子中巡队至少有9组领先,看上去已经十拿九稳了。可是后九洞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当黄萍在第14洞遭遇四推,吞下双柏忌之后,整个比赛看上去会向平局发展。
根据赛事主办方的规定,如果双方出现平局。两支队伍将各挑选一名选手打加洞赛,以分胜负。赛后李维被问到愿意不愿意出来担负这样一个重任。她想了想,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的确三天下来,李维是女子中巡队表现最出色的球手,她不仅三战三胜,而且每天都交出了红字。最后一天,李维打出了全场最低杆数67杆,低于标准杆5杆。赛事结束之后,她还不无遗憾地说最后的那个小鸟推拿下就好了:“我很想打出一个66杆。”
加洞赛到最后也没有发生。黄萍在第18洞第三杆上果岭非常漂亮,留下了一个2英尺的小鸟推。虽然对手陈姳燕拿下了24英尺小鸟推,黄萍在一推不进洞的情况下,轻松保帕就顺利拿到了半分。因为这关键的半分,湖北姑娘最终帮助女子中巡队稳定了胜局。“我最后一推真是手软了。”黄萍说,“我太想把那一推灌进洞了。”黄萍虽然脸上没有写遗憾二字,估计心里蛮难受的。不过后来听到果岭边的队友安慰她说女子中巡队因为这半分实际上已经取得胜利,她也稍稍平静了下来。
女子中巡队最后一分是汪雯雯拿下的。这个以候补身份参赛的南京姑娘与李维一样,为女子中巡队贡献了3分。她领先石惠如有4杆之多,因此杨红梅连提醒也没有提醒她。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汪雯雯拿到了女子中巡队制胜性的一分。
两个队长明显希望重头戏留在最后,因此分别将吕晓娟和杨涛丽放到了最后。事实上,等倒数第二组汪雯雯打完,这一组的结果已经对战局没有任何影响了。不过杨涛丽还是给大家制造了一场好戏。她第二杆用3号木强攻果岭,小球在果岭上弹了一下,直接冲着中华台北队的队员而去,最终落到了果岭外边。那是三天下来最后一个洞第二杆攻得最远的地方,“涛哥”的超远距离获得了全场的喝彩。等比赛结束了,大家都给杨涛丽开玩笑说是不是想弄一个信天翁,也像黄玥琴那样反败为胜。还有人笑着说是不是故意要给中华台北队一点颜色看一看。
无论如何,九年之后,杨红梅终于报了一箭之仇,站到了领奖台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胜利。”杨红梅说,“海峡杯打了十届,男子从来没有赢过中华台北队。现在我们终于赢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它将被永远铭记。”
的确值得铭记,不过在铭记这场胜利之前,还是让我们读出这些巾帼英雄的名字。她们是:杨红梅(队长)、杨涛丽、黄萍、李维、沈燕花、黄美好、胡玲、陈小红、魏晓蓉、钟留妹、周晓旋、王纯、汪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