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和微议程(2007年11月16日)
(2009-09-09 22:52:36)
标签:
媒介素养微议程草根精英it |
分类: 传媒 |
关于新媒体讨论,詹膑提议“先将核心词语找出来,然后找出对它进行描述的关键词汇”,并提了五个词:信息、屏幕、广告、整合和交往。三个名词,两个动词。
在此,我想推荐一个形容词或者前缀:微(Micro-)。这个词“微”(Micro-)将是新媒体或新媒介的一个核心词语,其中微内容一词已经很流行了(现在百度搜索39万多条):
- 微内容(Microcontent):学者Cmswiki对微内容的最新定义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如一个简单的链接,一篇网志,一张图片,音频,视频,一个关于作者、标题的元数据,E-mail的主题,RSS的内容列表等等。”微内容是相对于我们在传统媒介中所熟悉的大制作、重要内容(macrocontent)而言的。
大约在今年3月,我在公司内提了一个概念:微动作。(现在不流行,百度搜索只有1150条)
当时我定义:微内容是一组符号的集合,在交流媒介中传递,并且交流者可以对之进行操作。交流者对微内容的操作就叫微动作。微动作有(不限于)如下种类:
- 意愿及判断:想看、看过、在看;
- 推荐好友、推荐到圈子
- 价值评估:顶、打分;评论
- 评估及分类:Tag
- 调整知识体系:专题收藏、Blog-it
为什么要加一个“微”,而不直接用“动作”一词呢?
微动作(Micro-action)强调要把动作分解到尽可能小的单位,就像当年泰勒把流水线上的工人的动作分解一样。分解小了,用户操作设计时可以降低了用户互动操作的门槛,用户做起动作来不费力、或是没有心理压力。
比如,当时我们的网站有设短信提醒的功能,但是用户很少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短信提醒的心理门槛相当高,用户首先要想看节目、而且想通过手机得到短信提醒。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发现设提醒其实可以分解成几个微动作:“想看”、“想得到提醒”等等。如果我们降低门槛,让用户表达“想看”的意愿,用户点击鼠标与网站的互动的就大大得到提高。
微议程(Micro-Agenda),是一种在自媒体中、小众的、对“微小”话题的持续传播。当微议程的话题的确是大众兴趣或利益,将扩展为所谓的“宏大叙事”,这时主流媒体介入,把持主流媒体的精英阶层介入。这是我在“选择的自由才是去中心化的真正意义”中提出的,是受魏武挥的连续的议程设置的启发。(现在微议程就更不流行了,百度搜索只有70条,第一条是我的Blog)
微议程与下述意义的微媒体倒是正好配合上:
- 微媒体(micromedia):邱致中定义为“这类由许多独立的发布点构成的网络传播结构,叫做微媒体(Micro Media),请注意,这个词永远指的是大量个体组成的网络结构,只理解为个体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网络上没有一致的定义,感觉上是强调自媒体(We Media)的小的一种说法。(不流行,现在百度搜索2570条,被自媒体掩盖了)
- 于是微议程就是在微媒体的发布点间传播的话题。
邱致中的微媒体是“大量个体组成的网络结构”,与Stan的中心流动性和分布式媒体的说法,以及与我以前提过的“场式媒介”和“蛛网媒介”意思很相近(见新媒介的新形态一文)。
微格式(Microformat):这是个非常技术化的词语,在此就不解说了,可以简单理解为微内容的格式标准。(流行程度:现在百度搜索15300条)
微内容、微动作是个性化(比如“我的新闻”)的基础。首先内容要“打碎”,只有打碎了才能针对不同用户的趣味和需求,其次用户要能够对微内容做微动作,表达趣味和需求,记录下来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而交互性或互动性依赖微动作的设计。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交互,强调的是“宏大叙事”,重点在“叙”,不在乎受众的互动。微议程、微媒体则强调以个体节点为中心的、对等式传播,与之相对的是社会议程和大众媒体。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微内容、微动作、微议程、微媒体等概念,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全新的概念。我认为“微”应该是新媒体或新媒介的根本特征之一。
你还能造出什么“微言大义”来?微博客(miniblog)、……
你觉得新媒体或新媒介还有什么关键词?“节点”算不算一个(与中心相对)?
PS:查了词典,微和Micro-的解释如下。
查询汉语词典中“微”的含义:
【释义】①细小;轻微:微风|微笑|轻微|无微不至。②精深奥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③衰败;低下:卑微|衰微|微贱。④主单位的百万分之一:微米|微安。
【微不足道】 不值得一提,形容非常渺小。
【微弱】 小而弱。
【微笑】 ①略带笑容。②不明显的、不出声的笑。
a combining form with the meanings “small” (microcosm; microgamete), “very small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s of its kind” (microcassette; microlith), “too small to be seen by the unaided eye” (microfossil; microorganism), “dealing with extremely minute organisms, organic structures, or quantities of a substance” (microdissection; microscope), “localized, restricted in scope or area” (microburst; microhabitat), “(of a discipline) focusing on a restricted area” (microeconomics), “containing or dealing with texts that require enlargement to be read” (microfilm; microreader), “one millionth” (mic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