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inablogweb2.0newmedia新媒体徐静蕾新浪 |
分类: 传媒 |
我为传统电视媒体“唱赞歌”一文--由来只有新人笑?被詹膑和吴青松抨击,尤其是青松的文章洋洋洒洒、如行云流水一般。面对青松的鸿篇巨制,我无话可说,何况说的都很有道理。不过,我却不是你们的反方,大家争论的不是一件事。
昨天,在湖南快乐阳光坐庄的逐鹿电视新媒体沙龙上,在新浪播客吕鹂慷介绍新浪博客的辉煌后,大家有过一番讨论。会后,麦田特地撰文分析新浪博客的成功是因为:竞争对手不争气;新浪博客平台功能简单够用,即陈彤的名言“博客就是个人文集”;好运气,名人博客策略碰上了“艺青中的文青,文青中的艺青”徐静蕾;等等原因。
正好,我订制的百度新闻搜索RSS给我送来了吉林大学文学院何姗的一篇文章:“整合媒介:媒体发展的趋势”,她从传媒角度对新浪博客做的分析才算是到位:
|
麦田和何姗的不同视角,正好可以说明我心目中的“新人/旧人”的分别和强弱之势,可以说明我在由来只有新人笑?中想说的话。
麦田的角度更多是我所谓的媒介人,新媒介人,市场化,熟悉新媒介技术,擅长运营,...等等;而何姗可以代表所谓的媒体人,也许中国有些媒体人(尤其是传统媒体人)市场弱、了解新媒体技术晚、缺乏运营思维,但是他们往往能够牢牢把握住传媒的中心和关键--建立传媒影响力、设置社会议程!
昨天张小争博士也在强调:新媒介要成为新媒体有很长的路,核心就是能否建立传媒影响力。
这样,从媒介、媒体和传媒影响力的框架,就能够很容易看清楚新浪博客的成功之道:
1. 从新浪第一次将博客文章当作新闻、放在聚合来的各大报社的新闻一起时,新浪博客就彻底2.0了!
而不是像某些人说的新浪名人博客是1.0的手法。逐鹿沙龙讨论时,我提到草根博客被吸引到新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名人博客比邻而居。现在想下来,当徐静蕾、潘石屹写完博文后,被新浪的编辑们直接在娱乐或财经频道中推荐,和报社的新闻放在一起,跳过了记者,跳过了公关公司,这时候徐静蕾是徐草根!潘石屹是潘草根!
草根的对手不是名人,而是记者和编辑。
2. 新浪博客最大的靠山是新浪新闻门户
所以,名人乐于到新浪开博是因为新浪已经是一个有影响力的新闻门户,是因为新浪是秀场。
3. 陈彤也好、侯小强也好,新浪博客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知道自己在做媒体
做媒体就要建立影响力,所以要抓有影响力的名人资源。名人有影响力,能够更有效地设定社会议事日程。
在博客之前,陈彤已经成功地做过一个新闻门户了!
其他的草根媒体BSP们,虽然打出了“媒体”招牌,但是多是一群媒介人在运作,往往忘记媒体的基本常识--打造传媒影响力,更奈何没有新浪新闻门户这样现成的传媒影响力资产。
至于方博士,尽管是清华传媒博士,却只能搬出一个木子美,其性爱书即便红极一时,最后也只能甘居下流。而新浪只需搬出一个四大花旦之首的徐静蕾,家长里短、香闺“密事”,“艺青中的文青,文青中的艺青”,徐美女自成风流人物,甚至世界排名第一。
参照博客旧事,网络视频领域,“新人们”要么老老实实做媒介人,为媒体人提供平台;真想做媒体的话,得认认真真打造自己传媒影响力,还得想想如何利用或引入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资产。
“下半身”只能吸引一时的眼球,盗版(或C&P)毕竟名不正言不顺,都没有真正的影响力,殷鉴在前,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