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瓶颈
(2014-08-20 22:32:52)
标签:
高尔夫 |
第一次瓶颈是破百,当时在百杆出头晃悠了很久。现在出现了第二次瓶颈,在90杆附近晃悠,很难见到80小几。
能够形成瓶颈的,一定是很多原因的组合。上次破百的瓶颈,就包含战术、技术以及心理等多层面的因素。
战术。破百的战术是+1,现在的瓶颈是打帕。每场没有10个左右的帕,是很难保证80小几的,毕竟一个OB就会带来+2或+3。战术的不同,对心理与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挑战力度颇大。但如果固守+1战术,那就会进步无望。看似都是90杆左右,但其中的内容是不一样的。问题是突破需要多长时间?
心理。在打帕的压力下,心理波动会被放大。以前打80多,是+1战术加上运气好。现在仍然是90杆左右,是打帕能力不够造成失误太多。在打帕需求的驱动下,很难在激进和保守这对矛盾中寻得平衡。由此出现了瓶颈,成绩不断反复中,俗话说就是猫一杆狗一杆。
技术。基本上是大错常有,小错不断。最不好办的就是长草中攻果岭,失误极多。现在各球场的长草都很肥,基本上都会盖住球,所以攻果岭的距离和方向都有很大的偏差。在长草中打的太多,把球道上的挥杆也带坏了。
为了避免进长草,开球就变得特别小心谨慎,但效果貌似适得其反。在练习场,一号木打的很不错,三号木更是指哪儿打那儿。下场后怕进长草,但结果是开球只进长草,郁闷死了。
对职业选手来说,打坏一杆还可以救回来。对我来说,这几乎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今年的重点是切推成功率,但在攻果岭这一杆完全不着调的情况下,切推也变得很不靠谱。
目前急需改进的是攻果岭的精准度,如果总是攻到距离旗杆 20码以上,小八就很困难了。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实在是很不容易。
现在这套半刀背,打曲线球是非常灵敏的,但打直线球,却比原来的凹背差的太远了。看来要去练习场好好调调,试试放弃直线球的思路,改打左曲和右曲。冥冥中感觉,高手都会做球,或许不是不想打直线球,而是打不好直线球。难道他们都是因为打不好直线球才选择的刀背?
数据记录:
|
平均杆数 |
平均推杆数 |
30码成功率 |
海氏差点 |
2013 |
95.0 |
35.5 |
|
18.0 |
2014(1~10) |
94.0 |
37.7 |
37.0% |
17.5 |
2014(11~20) |
92.9 |
35.4 |
42.5% |
16.3 |
2014((21~30) |
89.9 |
34.8 |
46.8% |
13.9 |
2014((31~40) |
90.4 |
34.8 |
49.3% |
13.1 |
从统计数据看,进步还是有的,但幅度比较小。最近10场球,因为一些原因,波动比较剧烈,但平均数却是基本持平了。
未来三个月,是打球的最好季节。前面打了40场,争取再打30场,努力完成年度目标。
下场记录:
提香(36/127)。99杆,36推;30码内切球打到创记录的12个,结果只有4个一切一推。3推5个。前几洞是完全找不到北,一路+2+3。好不容易上路了,打了几杆好球,然后就发觉体力不支,一号木出大右曲OB、下水、进树林;铁木杆和铁杆的距离完全乱套了,铁木杆前后两杆差60码,9号铁差30码。
提香,(37/128)。88杆;35推,2个3推。30码内切杆6次,成功2次。正常水平,感觉很难进步。
东方天星。(38/129)。86杆;36推,3个3推。30码内切杆4次,成功3次。球场难度不大,但打的还是很挣扎,总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失误,很不稳定。暂时原因不明。
提香(39/130)。89杆;31推,1个3推。30码内切杆12次,成功5次。铁杆实在是不靠谱。提香的果岭比较小,果岭边的压力也比较大一些,但12次不着调的攻果岭,实在是太多了。
金辉(40/131)。91杆;38推,5个3推。30码内切杆4次,成功2次。铁杆攻果岭成为了瓶颈,总是上不好,偏差太大。目前这套半刀背,比较适合打曲线球,还不是太适应。
清河湾B(41/132)。91杆36推,2个3推。30码内切杆7次,成功3次。三杆洞打出2个遗失球,一号木开球非常不好,铁杆完全没准头,切杆居然剃头蛙跳都出现。不知道怎么改进了。看来要到练习场好好调整一下。特别是打长草的能力,要大大地加强。第9洞我是地主,受到鸟的威胁,我必须打帕才能顶平。一洞就是6个单位,还是需要认真一点,反复看线,结果一码推的帕飞了。如果不是压力太大,我怎么会去反复看线?为什么反复看线,越看越乱?MD!后九崩盘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