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尽快完成动作定型

(2014-05-16 11:32:12)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去年这个时候,完成了下盘发力的动作定型,然后就出人意料地从百杆左右见到87。这个最佳成绩差不多保持了将近一年,只是在前些天才在另一个比较简单的球场超越。下盘动力定型基本解决了啃地剃头的问题,平均杆数至少下降了5杆。

 

挥杆体系的定型,是当前的主要问题,已经磨叽整整一年了,必须尽快确定。在球场上,我们经常看到丑陋的挥杆,但这不妨碍人家总是打出80小几,时不常还见见7。动作是否合理,影响的是未来的高度。动作是不是稳定,是不是有重复性,或许才是中老年爱好者的核心问题。

 

在下盘发力定型后,我一直琢磨如何构造整个挥杆体系。尽管得到一些教练、高手以及博友的指导,但我自己总是找不到感觉。前些天,我以为找到了合适的模式,即身体前倾多一些,手臂稍微离开身体,重心向前。这样的打法,身体转动比较自如,释放的感觉比较充分,距离也会远一些。最大的好处是可以有效解决起身过早的问题,收杆的姿势也比较漂亮。但几场90大几和一场108杆,彻底摧毁了采用这个体系的信心。这样打最大的坏处是,手臂的自由度太大,一旦找不到感觉,上杆幅度就会难以控制,胳膊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力,打出各种乱飞球。

 

挥杆定型,不是为了定型而定型,也不应该是为了看着漂亮去定型,要符合自身条件,要和下盘发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是提高击球的稳定性。米歇尔喂的挥杆是好看,是合理,可那玩意儿咱们实在学不来。我下肢力量还可以,但上肢力量一直都不是很好,身体的协调性属于中等。这个年纪重新练力量,练协调性,恐怕不一定能够成功,搞不好还会整出其他毛病。

 

最近一直在看LPGA,期盼从女选手挥杆中找出一些亮点。我发现美国大妈的打法,不一定很秀丽,但是很实用。尽管咱的身体条件比大妈同学还差不少,但不妨照猫画虎,花上几周试试看。

 

挥杆的效果,一定要通过打各种场地来验证。练习场打球,练练动作还行,击球效果,就不靠谱了。尽管最近俗务缠身,但还是要尽量抽时间,争取多下场,多实战。争取在打球满三年的时候,完成大框架的定型。还有4个多月,蛮紧张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