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右手用力的一点理解

(2013-01-01 14:24:34)
标签:

高尔夫

idong疯舞

杂谈

首先祝各位好友新年快乐!

 

年前JACK-SU童鞋探讨右手用力问题,我一直没怎么看明白。以前曾破破碎碎地唠叨过右手用力的问题,但确实没有系统地梳理过。今天放假了,终于从年底的各种“会议”中解脱出来,写一点自己的体会吧。

 

下杆时手部的用力,可以分解为“握力”和“拨力(矩)”,加上主动与被动,大体可分四种。

 

“握力”,无论主动与被动,都是作用到球杆上,提供球杆的向心力。如果是主动的力,那么右手就构成动力链的一环,此时左手不应该发力。因为和身体配合比较别扭,转动臂也比较短,所以这是比较少见的。能想到的只有右臂单挥和右臂向后挥杆。(不分析左右手都主动握杆)。

 

如果是被动的力,说明左手握杆力度不够。如此则分散了左手的动力传递,降低了挥杆效率和精确度。通常这是一种失误。

 

“拨力”也有主被动之分。主动地拨或推,是一个费力杠杆在发挥作用。自从看到小郁提供古森的数据后,我已经完全放弃主动的拨或推。右手掌上任何地方的老茧,都有可能是主动拨推的结果。

 

最后,是被动的“拨力”,更确切地说,是“推力”。此时右手是非常轻微地“扶”在握把上。上杆时,中指和无名指提供主动拉球杆的力。下杆时,完全没有主动的力。右手只是确保球杆的运动方向,在球杆运动出现偏差时,将球杆推到正确轨道。同时,右手与右臂、身体的基准定位形成完整的运动链。外在表现为右手食指外侧轻度的老茧。

 

这是我可以想到的几种情况。请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祈福
后一篇:冥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