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维清博文有感
(2012-08-29 12:42:52)
标签:
高尔夫杂谈 |
博友维清发了一篇博文,论述“业余用手打球的改与不改”,十分精彩。
刚开始学球的时候,读过一些粗浅的书籍文章之类的,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困惑的高尔夫之用身体打球”的浅薄文字。该文第一段说,“我那个小教练给我比划了几下动作,便严肃地告诉我,高尔夫要用身体打球,不能用手打球。”后来每每看到新浪高尔夫上的博文大作,也总是提到用手打球如何不好,云云。
通过这一年的练习,特别是中间出现的长时间伤病,使我对用手打球有了一点新的认识。尽管不知道对于不对,还是与大家分享。
用身体打球,首要的因素是要使手腕、手臂等完全放松、被动。其功能只有两点,握住球杆、纠正方向。也就是说,由手臂提供的“动力”完全消失了。肯定有一些球友会发出疑问,身体和手的力量叠加在一起,不是更有效吗?事实恐怕不是这样的,这也是高尔夫的魅力所在。真正高手的挥杆,大多是看上去慢悠悠的。有那么一句话,轻轻松松,球道正中。
我看到过一个神奇的家伙,打练习场的球,3木落点超过280码,4铁落点超过260码,笔直笔直的。他的挥杆全靠身体带动,手臂就像一根绳子,杆头的延迟效果极其明显。我照他的样子试了一把,没戏!因为对身体的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挥不了几下,腰和背都抗不住了,歇了一周才差不多缓过来。
用身体打球,实际上是要解决运动中肌肉自身对抗的问题。消除了手部发力和腰腹部以下发力的对抗,杆头速度必然会大大增加。当然这种对抗也不是一无是处,由于手部参与了对抗,杆头的“离心力”会消耗掉一部分,因此对身体其他部位的冲击会大大降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或许对中老年球友来说,还有一种选择:用身体打球,但要控制身体的参与程度。我去年拉伤了背肌,就是对放松手腕带来杆头加速估计不足造成的。我现在追求的就是身体发力的轻打,好处多多。记得有一位教练和我说过,年纪较大的人学球,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有些动作必须降低难度。如果你超过了70岁,你就不必前挺后撅转腰扭胯什么的,直直地站着,顺畅地把球杆挥动起来,就齐活啦。
维清说,用身体打球,可以最大限度地追求距离与稳定性;但由于身体条件,训练条件和时间的关系,业余玩家不可能像职业一样练球,所以,也不必追求职业一样的动作,用手打球也是可以的。
用身体打球,非不为也,实不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