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面具》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布莱克曼的著作,书中介绍了101中心理防御,是关于心理防御机制比较系统的著作。
人类的皮肤、白细胞等各种抗体,组成人体躯体的免疫系统,人类的精神世界,也需要保护,护心术也就是自我的防御机制,担负着捍卫人类精神领地的作用。一个人使用哪些自我防御机制,呈现了这个人人格的强度、稳定性和成熟度,也就是心理健康的程度。
有一些人,由于成长的道路过于坎坷,在成年后还在使用早年低级而落后的护心术,无法学会更高级和先进的护心术,就会出现一些心理疾病。防御机制是指从意识层面消除不愉快情感的一种心理操作。不愉快的情感包括焦虑、抑郁和愤怒。焦虑是由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可怕猜想带来的不愉快情感;抑郁是由对已经发生的可怕事件的看法带来的不愉快情感;愤怒是由想毁灭某人或某事物的想法带来的不愉快感受。
成年人的基本防御方式通常是压抑和隔离,情感反应包括感受和想法,压抑是大脑自动地将情感的想法部分从意识层面关闭(不去想),隔离是大脑将感受从意识层面关闭,但不必然关闭想法。
防御是一种心理活动,它通常是用以防止各种各样的念头、强烈欲望、情绪甚至是其他的防御进入到意识中;有时,某些防御方式,比如认同,也可以被用于心理结构的发展。当人们的自我力量不足时,防御就会被正常情感反应触发,也会被信号性情感反应和创伤性情感反应所触发。防御的使用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而且可能对环境适应或者高度不适。它们经常被用于紧急情况下,但是也可能是慢性持续的,就像在一些神经症症状(焦虑和抑郁)中。当它们形成集合,防御机制群将能够解释很多精神困扰的原因,按照多重功能法则:防御是心理冲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与此同时防御本身也是折衷形成。
一、出现在0-3岁的防御机制:投射、內摄和幻觉
1、投射: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者愿望放到另外一个人身上,扭曲了你看待这个人的态度。
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御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分为两种类型:
A、投射性认同
(1)你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看到太多的你自己(性格特征及防御)以至于你对他或她产生巨大的曲解。
(2)通常通过行为或者态度,使他人受到激发而产生一些你不喜欢在你自己身上出现的情感体验(苦难的恋爱伙伴)。
(3)通常通过行为或者态度,使他人受到激发而产生一些你不喜欢在你自己身上出现的情感体验,以及变现得像那个曾经激发你讨厌情绪的人。
B、投射性指责
你对某件让人苦恼的事情负有责任,但你通过指责其他人而不必让自己感到不负责任或疏忽。这种机制通常在家庭中出现,而且通常遭到被指责的人以重申事实来驱散,并随后附上一句话:“所以,不要指责我。”
2、内摄(introjection)
通过使用自我功能的感知觉、记忆和整合,在脑中构建关于另外一个人的形象。我们认为母亲在婴儿生命中的第一年所给予的安抚式照顾,被婴儿所兼并,婴儿逐渐内射母亲的形象以发展他的自我安抚能力。
“你形成一个他人的影像“,也就是外部世界的客体,在你的内在心灵中形成了一个意象。
內摄和投射,一个向内,一个向外。投射是将内在心灵展现在外部世界,內摄是外部世界的存在,内你吸纳到你内在的心灵中。
布莱克曼的例子:“一位女士说,他认为上司在生她的气,为因为上司让她贮备一份文件,但她事情多,没有及时完成。虽然上司未对她表示不满,但她整整一晚上没睡着,担心上司生气了“。这个例子的真相是:“这位女士生气了,因为她认为上司明知道她事情多,还给她安排新工作,这让她很愤怒,于是他把愤怒投射给上司,认为上司生气了。”这个列子中,这位女士应该內摄了一个苛刻而且容易动怒的父母,然后在和上司的关系中,她把这个内在的父母形象投射给了上司“。
3、幻觉
会看到或听到一些念头,这些念头不是真实的,幻觉的根源是一个人回避思考的东西——愿望、意见、想象或批评,但病人常常不能辨识出他们所看到或者听到的其实是他们自己的想法。
幻觉的产生有很多原因,包括中枢神经病变、情绪影响、暗示、弱视和重听、感觉剥夺等。有些专家认为,大脑需要某种最低程度的来自环境的刺激,如果达不到这种最低的条件,或这种条件被一些心理障碍因素给破坏掉了,可能会促使大脑根据过去的经验、人格因素等重新构建现实与环境的意义。便导致了幻觉的产生。这种理论认为,人人都有产生幻觉的能力,只不过在一般的情况下,它常与一些通过感官的真实刺激相互的作用被大脑不断的检验,而抑制了这种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