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定义“平民”?
说心里话,定义平民,远比做好经济适用房的销售工作还难。因为这个阶层的划分,原本不是俺一个酸老百姓能解决的。
古代的平民还有许多别称,诸如:百姓、黎民、黔首、布衣、庶民、苍生、生民、黎元等等,最令我感到方便界定的是“富人穿丝帛,平民穿麻布”,然而现今,如何确定“平民”阶层,恐怕用“布衣”难了一些。
我个人觉得,平民就是普通老百姓说法很贴切……。然而问题来了,老百姓怎样界定?普通老百姓与不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么界定?由此还可以导致许多词汇需要释疑,诸如:仆人、公仆、主人翁、当家作主等等……
罗罗嗦嗦的起因,大概就是一周前我陆续写了两个平民拿到了第一。
高尔夫运动在国外咋样,我基本都是道听途说,但是眼下的中国,没有佰嘉通,好像高尔夫运动的确好像暂时还不是“普通老百姓”的运动。
对照我一周前提及的两个冠军,大连的刘宇翔我觉得真值得我们关注,也许我和他的父母有了一些交流,所以这个孩子出身于“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定义没有假,所以他根本不可能是买的起球会会员卡的孩子。至于远在阿根廷的另一位美国公开赛新科状元,22年前到底是什么样子,还盼知情者多多描述。但是,随着冠军的到手和个人成绩的不断进步,“普通老百姓”家庭的出身背景,绝不会一成不变的。
至于有的网友说道“只有中国人才把高尔夫球运动看作贵族运动。中国有点小钱就当自已是富豪的傻冒为了标榜自已有品,愣把高尔夫说成贵族运动。很多打球的人还真把自已看高为贵族了!”这种言论我是很有些认同的!这也许是民族习性、或是个人修养使然……
关于1913年美国公开赛的故事,我大多信息来源于一个美国拍摄的电影所了解的,这个电影我相当推崇,即使里面有一些夸张……有关内容,可以点击参见我的早期博文《也许是这部电影影响了他!》……
“……延长赛中打败了两位英国高球绅士,一举夺得冠军。接下来的几周,奥密特成为了国家英雄。球童弗朗西斯"奥密特的胜利破除了高尔夫是贵族运动的理念和迷思,促进它向平民化方向发展,1913年美国只有35万人打高尔夫球,而10年后增加到200万,参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平民化的趋势,加上欧洲大陆卷入了战争的纷争,高尔夫和其他文化被人弃之不顾,让这项运动在美国迅猛发展,出现了不少世界级的球星。”
通过这部电影我还感觉到所谓“两位英国高球绅士”,其实也是苦孩子出身……
所以,我一直在呼吁,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如果能够健康发展,泛高尔夫运动产业参与者能赚到更多的钱,最重要的是请推动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平民化!
至于我的孩子,在他在托儿所的时候就对我说:××的爷爷是开××车接走的,××的爸爸是开××车接走的,××的妈妈是开××车接走的,你是开两个轮的自行车接我的。但孩子那时依然快乐,我会骑着自行车,带他去喝酸奶、看火车驶过丰台大桥、看烧饼是怎样出炉的……
今天,开着一辆二手的奥拓车,被人用怀疑的目光进出好像原本不该这种车停的场所(奥拓不准许上长安街的时候,曾数次举着人民大会堂的停车证,请交警放行),停在“别摸我”、奥迪、大奔周围……
有时我也奇怪,我还是平民吗?还是普通老百姓吗?也许不是,但我不是贵族,如果非要算,也属于没落了三代的贵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