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苗苗的2011年7月和8月
(2011-09-12 13:00:44)
标签:
转载 |
苗苗是我大姐鲍芝燕和姐夫陈德的女儿,出生于2009年6月17日,苗苗是小名,大名叫陈沐萱,父母取其忘忧、幸福、快乐之意。
苗苗1岁以前都胖乎乎的,每次带去体检都说身高体重都在上限。苗说话早,6个月会叫爸爸,8个月会叫妈妈,一岁两个月开始就会说一些字词。2010年10月,带她回了趟浙江衢州的老家,她还学会了老家的方言,会用方言叫姥姥姥爷的名字。因为爸爸妈妈都爱书,从小就培养出了念念书的习惯。已经可以背出静夜思、锄禾、春晓、游子吟等十多首诗,小梅梅、小雪花、袋鼠、犰狳这样能朗朗上口的儿歌也有数十首。
语言能力可能遗传了妈妈,从小就比较突出。和小朋友过马路,会说过马路要小心,还会说不要怕,我会保护你的。叫大人没得到回应时,会奶声奶气的问,你干什么呀?主意很正,一般自己认准的事不会轻易改变,比如要坐摇摇,比如要看小兔子,但是很讲道理,大人为了不让她玩上瘾会和她约定次数和时间,她只要答应了就不会耍赖。很喜欢小动物,认得出书上画的很多小动物,但是还不太敢去抚摸它们。很好面子,如果知道自己做错了,就会沉默,大人如果再说,就会说,你不要说了。很好动,自学会攀爬以来每日上上下下沙发不亦乐乎。喜欢花园宝宝,依古比古、唔西迪西、玛卡巴卡、汤姆布利伯、叮叮车、飞飞鱼、哈呼呼这样或拗口或长串的名字过耳不忘。喜欢跳舞,每天早上走到客厅会自己插上电线把音响打开,要听音乐,会随着音乐起舞,虽然舞步凌乱,但常常自我陶醉。喜欢穿大人的高跟鞋,把鞋柜里一双双的高跟鞋拿出来一一试穿是她最爱的游戏之一。会学着妈妈的样子拍拍脸做美容,拍完还会问我漂亮吗?非常强调自己做,要自己洗脸,自己吃饭,自己开电视,自己开电脑,除非确认自己能力不够才会需要大人的帮助。喜欢劳动,力气较大,8、9个月的时候就能拎动小油桶,1岁多就能拎水桶了。喜欢玩水,不尽性不过瘾。喜欢五金工具,每次把装着螺丝刀、卷尺的工具箱拿出来只要她看见基本就得让她玩够了才能放回去。懂礼貌,见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尤其是熟悉的老远就会叫。知分享,无论是玩具还是吃的都愿意和小伙伴们分享,哪怕手上只剩最后一个。爱旅游,上车睡觉下车玩闹从来不会水土不服。发型很有个性,根根直立,阳光下看着像把扇子。
苗越成长越变成家里的开心果。苗爸下班回来抱着苗都不愿意撒手,苗的个人秀让苗妈常常看得目不转睛。苗的主意很多,知道要挨批评会马上转移话题,从小就和苗妈斗智斗勇。苗妈甚至因此报了中科院儿童教育心理的研究生班,已经学了一年。苗爸和苗妈看着苗的成长不止一次想过自己的老年生活。苗妈坚持认为苗爸将来肯定会被苗嫌弃,因为太罗嗦。而苗妈自己因为保养得当,处事得体,常识丰富肯定还会是个受欢迎的老太太。
如果没有7月27日的那一场意外,苗应该会在家人的看护下继续沿着自己的天性喜好慢慢长大。然而生命是场不可逆的旅途。一场意外,改变了两个家族的命运,而这其中,苗受难最深。因为她亲爱的妈妈从此和她天人永隔。那个会给她买三点式泳衣,教会她念念书,给了她两次生命的妈妈将再也回不来。
苗是从妈妈和姨姥姥的怀抱中生还下来的。事故当天,苗大姨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一路魂飞魄散回到家里还不敢和苗姥姥姥爷细说就联系上苗表叔表婶连夜开了6个多小时的车,苗大姨和苗爸听到声音从病房里冲出来,苗大姨头发散乱、头皮磕破一块,双脚肿胀,大脚拇指外翻,双腿淤青无数,苗爸弓着腰跌跌撞撞抱着苗过来,苗被一床被子裹住,右边脖子一大片红肿,右腿不能动,满含泪水,不哭不闹不叫,苗的想想姐姐也是从头到脚多处擦伤。我和苗姥爷、苗表婶连忙带着苗转院到了张家口解放军二无一医院。一路颠簸不断,苗睡睡醒醒,就是不出声音。到了医院,苗看到来来往往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开始害怕,才说要回家,回家坐扭扭车。苗表婶和医生护士好好说了说情况,才给苗争取到了一张床位。医生会诊的结果是,太小了不建议做手术做牵引。下午就拿来了绷带和秤砣把苗的双脚吊了起来,这一吊,就是20天。苗劫后余生又要接受长期治疗,起初一两天吃不下任何东西,水也喝得很少,原本有点肉肉的脸颊一下就清减了,原本鼓鼓的肚子一下就瘪了。晚上的时候找妈妈,朝着病房门口喊,鲍芝燕快来。姨妈把苗抱在怀里,柔声安慰半小时,说妈妈看着你呢,哭累了才昏睡过去。到了第三天,苗才能喝进去一点奶。慢慢地,苗恢复了进食。但是双脚往上吊,血液循环不畅通,苗常常睡半个小时就疼醒过来,喊着难受,要回家。直到三周后拍完片子主治医生说恢复不错,上了夹板,将苗接回到北京的家里,苗的睡眠才得到了改善,晚上不会常常被疼醒,浓重的黑眼圈才慢慢褪去。
随着软组织慢慢长好,苗恢复了往日好动的天性。常常想自己爬起来走几步,开始重新蹒跚学步。因为被说的太多不能站起来,苗对于走路对于奔跑对于骑马坐摇摇这些原先乐此不疲的动作开始也有了怀疑和担忧。以前上下自如的大床苗如今看着就只会轻轻拿脚尖试探下再不敢轻易翻爬。
回到家里,苗恢复了念念书的习惯,但显然小姨没有妈妈念得好,往往大熊抱抱刚开了个头,苗就说要念晚安,大猩猩,这边刚翻开第一页,苗又拿来了小房子,最后两个人一起背几首苗以前就会背的唐诗或者儿歌。
回来以后,苗越来越少撒娇。想要的东西如果不行会发一发小脾气,再不给就索性哭闹了。见到以前的小伙伴也不再叫了。只在心情好或者玩熟了才会叫几声。没有以前活泼了,因为不能走动一天想看两集花园宝宝了。
家里每天都来来往往好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来安慰痛苦的姥姥,苗很困惑。姨妈只好说,姥姥最近头疼。苗就对姥姥说,姥姥又头疼了,我给姥姥按摩下,姥姥你吃得消吗?晚上睡觉要摸着姥姥的衣服才睡得着,最近迷上了把知了赶走,嫌知了叫得太大声了。以前喂药很难喂,现在跟苗说,喝完这个宝宝就不咳嗽了,就自己一口喝完了糖浆。以前不爱喝用别的水冲的奶粉,现在跟苗说喝完这个苗的腿就能走路了,自己端起奶瓶就喝了个底朝天。
苗的2011年7月和8月过得格外漫长又格外短暂。
等苗恢复走路了,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牵着手,一定会问,妈妈呢?鲍芝燕呢?姨妈会告诉苗,妈妈去天上了。苗一定会说,妈妈快来,鲍芝燕快来。姨妈会告诉苗,妈妈在忙,在帮苗准备更多好吃的好玩的。苗会有很多委屈很多不安甚至还有些怨恨,那些别的小朋友有的天然的爱为什么自己要少掉一半?也许还会因此在成长的过程中迷茫、颓废、走失。这些,是苗的无可奈何,也是我们的无能为力。
姨妈能告诉苗的,尽量教会苗的是,成长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件很自我的事,体验、经历、态度、观点、立场、思考,任何别人给的再多都是参考,生命常常靠自我探寻和自我调整度过的。并不是每个妈妈都能陪在孩子身边。而苗的妈妈,苗长大后会知道身为鲍芝燕的女儿是一件多么自豪骄傲幸福的事。因为这个人生前是弟弟妹妹的依靠、父母的倚仗、家族的支柱、同事同学朋友中的能人,很多人敬爱她、欣赏她、喜欢她,身后很多人千里迢迢来送她最后一程,很多人因为她将长久关注苗的成长和未来。
苗的人生会比别的孩子更不可知不可测一些,会缺少很多同龄人应有的体验,也会有很多同龄人无法体会的经历。都是不可选择只能接受的。生命自有它的轮回和定数。在运数和运数之间,没有好或者不好一说,在父母呵护下的人生同样无法确保没有风雨,而妈妈不在身边的孩子也并不能因此就不去承担。苗会敏感、早熟,会比别的孩子更早地知道一些人生的秘密,比如聚散是常事,比如生命只有一次,如何过要细思量,比如没有什么就应该属于自己。命运虽然把最大的难题抛给了最弱小的人来检验人的弹性,但也并不是特别优待了谁亏欠了谁,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面临重重考验,有情皆孽。
苗懂事以后也许会从新闻中了解,就在自己失去妈妈庇护的同一个月,只比苗大6个月的小伊伊姐姐的爸爸妈妈也因为全力护女再也没有醒过来。同样是无可挽回的意外,同样是留下幼女的亲人。而小伊伊姐姐还将接受一次又一次的手术,未来还有漫长的恢复静养时期。苗,你和小伊伊姐姐的人生考验都来得格外地早,格外地残酷。生命刚刚开始,就乌云密布,可见的不可见的困难和逆境就有很多。多少励志的故事、励志的名言,对于幼小的你们都于事无补。
但正如你微笑着离开的妈妈和抚养了你妈妈、你大姨、你小姨最后又保护了你的姨姥姥将死的体面留给自己一样,生命同样自有其尊严,你们自会渐渐长大,会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故事,然后你们会书写自己的故事,无论父母曾经给予你们怎样的影响,也无论对你们有过怎样的期望,你们会在变故之后会在长大成人之后慢慢寻找自己的轨迹,学会为自己负责,为身边的人负责,学会接受所有残酷和温暖,学会理解生命的变数,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是什么样的感情,经历人生尽可能有的事。等到,有一天,苗终于见到了妈妈,也许会像妈妈一样拥有得天独厚讲故事的能力,能把自己的人生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妈妈听,从此不分离。
今天是苗妈我姐姐鲍芝燕和苗姨姥姥我小姨五七的日子,谨以此文纪念我远在天堂的姐姐和小姨。
苗小姨 鲍芝丹
2011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