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春秋历史杂谈 |
分类: 平说春秋 |
伯宗回答说:“我在朝廷中发言,大夫们都称赞我像阳处父那样机智善辩。”
机智善辩是优点,但像阳处父就未必了。阳处父未必能成为榜样,“华而不实”这个成语最早就是送给阳处父的。阳处父曾经是晋襄公的老师,文化水平应该不低。他曾出使到卫国,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栈。客栈老板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就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 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可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离开阳处父,又回到了客栈。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感到奇怪问:“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跟他去呢?”妻子以为老板不放心客栈的事,就说“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店主说。“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
原来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是那种看着灵,敲着闷的人。店主一寻思,这不就是传说中“华而不实”的人吗,跟着他不会有什么出息,所以店主就离开了他。
后来因为政治斗争阳处父招致杀身之祸。伯宗的妻子听说人们把他老公比做这样的人,觉得这一定不是好事,因此,对老公说:“阳子这个人华而不实,善于谈论而无谋略,因此遭到杀身之难。你高兴什么呢?”看来,伯宗的媳妇还是很清醒的。伯宗很听媳妇的,就说:“我设宴请大夫们一起饮酒,和他们谈话,你不妨听一听。”
妻子说:“那好吧。”
伯宗就宴请这些大夫,宴会结束以后,他的妻子说:“你说得不错,那些大夫们确实不如你。”但是伯宗的媳妇不仅看到了丈夫的聪明,更看到了聪明的危险,她说;“人们不能拥戴才智在人之上的贤者,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不仅如此,灾难还必然因此降到这种人头上!因此,你应当赶快物色一个能干的人来保护你的儿子伯州犁。”
伯宗听了媳妇的话,找到一个叫毕阳的人保护自己的儿子。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伯宗媳妇的话没错,后来,伯宗被人被害,恨伯宗的大夫们最终将他谋害处死。好在伯宗听了媳妇的话,让毕阳把伯州犁护送到了楚国。伯宗算是有后了。
伯州犁是伯嚭的爷爷,鄢陵之战时,伯州犁就曾经是楚共王的军师参谋,发挥着重要作用。伯州犁的儿子郄宛在楚国继续做官,这两个人都是楚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臣,都有故事。
有一年,楚国攻打郑国,郑国的皇颉驻守在城麇,出城与楚军交战,结果被楚军打败,楚军一个叫穿封戌的大将俘虏了皇颉,正好楚康王的弟弟公子围也赶到,公子围争攻,说皇颉是他抓的,结果两个人争执不下。楚王就让伯州犁评判是非。
伯州犁说,这很简单,问问俘虏自己不就知道了吗?于是就叫俘虏站着。在询问俘虏之前,伯州犁先给俘虏上了堂形势课,说道:“还有什么不明白吗,我们争夺的是谁得到您这位君子的?”然后,伯州犁运用了肢体语言,高举着手说“这一位是王子围,是我们国君尊贵的弟弟”。又垂下下手说;“这个是穿封戌,是方城外的县官。你好好看看,他们两个人究竟是谁俘虏了您?”
子常是楚国的令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子常又一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听说有人请他喝酒自然高兴。
然后费无忌又到郄宛那里,对郄宛说,令尹想到您家里喝酒——倒腾事的人都会这样翻云覆雨。
令尹、王子要到自己家里用饭是瞧得上自己,但郄宛觉得受宠若惊,对费无忌说,“我贱人一个,哪能高攀令尹大人,令尹如果真要前来,赐给我的恩惠就太大了。我没有东西奉献,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