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说春秋94.(楚)楚子称王

(2019-10-16 09:35:16)
分类: 平说春秋

听书:http://www.ximalaya.com/manage_album/9328566

正如人们预想的,周王室听了很生气。周的天下再乱也轮不着楚国来管理吧!对于这种无理又无礼的行为,不仅不答应,反过来责怪随国国君,先祖把你们安排在那里,就是让你们管束楚国人的,你们怎么胳膊肘向外拐,替他们说话?周天子不知道,这个时候,周天子已经不是当年的周天子了,随国也不当年的随国。现在的随国随时都有被楚国拆迁的可能。因此,此时的随国国君真的是有难处,不答应楚国,随国会被楚国拆迁,人家得罪不起。

然地位在上面的人是很容易不体量地位在下人的难处的,有能力你自己去讨伐楚国。随国国君不得已回来向楚国报告。

第二年,熊通在位的第37年,公元前704年,隋国国君随侯通报楚国,说周天子拒绝提高楚君的名号。熊通听了大怒:说:“我的祖先鬻熊是你们文王的老师,因为死得早,周成王分封时,竟只赐予我先祖很低的子爵,让他住在楚地。现在我把这里治理得那么好,蛮夷部族都顺服,可是周王不加封爵位,我只好自封尊号了!”“王不加我,我自尊耳!”

于是他自称王。

称王要有人承认,要有人纳贡,否则称王有什么意思。于是,熊通又邀请周边的一些小诸侯到沈鹿(湖北钟祥市东)会盟,尊自己为王,给自己纳贡。周边的这些小国来,你可以来,也可以不来,但后果你要想好。这些小国都不傻,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大多来了,但黄国和随国两国的国君却不给面子。黄国在今天河南潢川一带,距离沈鹿有点远,情有可原。身边的随国没到,那是相当地看不起楚国。因此,楚国一定是要给随国一点点颜色的。

楚武王派人去训斥黄国,黄国就此得罪了楚国,但伐黄是以后的事。

然后熊能亲自率军讨伐随国。楚国的大军驻扎在汉水、淮水之间。

《左传》桓公八年,记载了这次战事,当时,隋的大夫季梁建议向楚人表示投降,如果楚人接受了,可免于一战。如果他不接受,然后作战,可以激怒我军将士、激发士气,而楚军由于我军先来投降,就必然小瞧我们,小瞧我们,就必然懈怠,这样就有可能战胜强大的楚军。

但是隋国的少师不同意,他对随侯说:“对待楚军,必须速战,不这样,就会丢失战胜楚军的机会。”

也愿不得少师这么说,二年前,楚军伐隋,曾让他去和谈,并邀请他检阅楚军。为了迷惑隋国,楚军在令尹斗伯比的建议下,隐藏了势力。人家外军出访,三军仪仗队,身材魁梧,身高都在一米八以上,威武雄壮。而楚国让随国少师检阅楚军,则尽找些老弱病残,站不住扶不起的人。斗伯比有自己的道理,隋国少师这个人很傲,隐藏楚军的精锐,而让他看到疲弱的士卒,可以更加助长他的骄傲。这样的骄傲是最容易对付的。

这就是真正的强者。真正的强者并不炫耀自己的强大,而是隐藏,让人看上去没有什么能耐。就像姜太公曾经说的,鹰在攻击前总是收起翅膀,卑微地低空飞行,看上去没有什么力量;老虎在攻击前也是先匍匐在那里,看上去没有什么能耐。这一招果然管用,虽然当时没有开战,但却蒙蔽了隋国的少师。

这次两军对垒,少师立刻记忆起曾经见识过的楚军,心里已经有数了。随国人远望楚国的军队,大夫季梁说:“楚人以左为尊(中原人以右为尊),国君一定在左军之中,不要和楚王正面作战,姑且攻击他的右军。右军没有好指挥官,必然失败。他们的偏军一败,大众就离散了。”

但少师坚信楚军没有什么战斗力,说:“不与楚王正面作战,这就表示我们和他不能对等。”

春秋时期的战争有讲究,要兵对兵、将对将,不然就是掉价。所以随国国君随侯没有听季梁的劝谏,而是听从了少师的建议,向楚军大军攻击。结果,可想而知,强悍的楚军根本就不给随军机会,随军大败。随国国君随侯逃走,斗丹俘获了随侯的战车和车右少师。

经过这一战,随国知道楚国这马王爷究竟有几只眼,因此,要求同楚国讲和。这里的讲和实际上是求和,话语权都在楚国,随国根本没有议价的权利。对此,楚武王本来不同意,但斗伯比说:“上天已经铲除他们讨厌的少师了,但随国还不可能战胜。”于是强迫随国人承认自己为王,然后,用标准化的说法,楚随订立盟约后楚军撤军。

从此以后,楚人完全不跟周王室玩了,自成体系地发展起来。

公元前690年,周天子召见随侯,指责他以楚子为楚王而事之。受了周王的批评,随国领导人对楚王的态度不免有些冷漠。楚武王眼里容不得沙子,他再次大举伐随。但是武王在行军路上病死,楚国才停止进军。

随国逃过了一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