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春秋杂谈 |
分类: 平说春秋 |
秦国见晋国不仅不给粮食,反而乘人之危,攻打秦国,非常生气。邻居不能这样做,邻居有困难,可以不帮助,但不能趁火打劫。但晋惠公就这样做了。人是有情感的,这种事情不仅让秦穆王很生气,也激发起秦国上下的志气与士气,反而成了好事。所以,秦国团结一致,主动出击,派军攻打晋国。要祸害也到秦国祸害去。
公元前645年的春天,秦穆公率领军队讨伐晋国。
秦国人打进来了,晋惠公召集知囊,商量对策。
晋惠公问大夫庆郑说:“秦军深入到我国境内,如何是好?”
庆郑说:“秦国护送您回国,您却违背约定不给秦地;晋国闹饥荒时,秦国立即运来粮食援助我们,秦国闹饥荒,晋国不仅不给予援助,反而想借机攻打人家,今天秦军深入国境不也应该吗?”
庆郑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就是对秦要报恩。但这个时候讲这种话显然 无助于晋惠公。
别人打进来了,总得表示个态度,晋惠公让韩简去挑战。韩简作为晋惠公的代理人,向秦穆公表达了意思,说:“当初贵国君主的恩惠,寡人我不敢忘记。寡人我带领来了众多的士兵,没办法就这样解散。您如果退兵,咱们不打这一仗,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您如果不退兵,寡人我是不敢回避您命令而与你交战的。”
秦穆公双手横向持着镂花的兵戈,让晋惠公的代理人韩简转达自己的意思说:“当初,您还没回到晋国,寡人我为您担忧。您回到晋国而君位未定时,寡人我不敢忘记为您担忧。您现在已经做了国君,而且坐得还很稳当,那就请您整顿好您的军列,咱们交量一下,看看你到底有多大能耐。”
韩简领命而回。晋惠公向韩简询问秦军的虚实,韩简回报说:“秦国军队人数比我们少,但斗士多。”
惠公不明白,问:“这是什么缘故?”
韩简回答说:“因为君主您逃亡时依靠秦国,回国为君也是烦扰仰仗秦国,晋国遇到饥荒吃秦国的粮食,这三次施恩却得不到报偿,所以来攻打我国。现在您又亲自率军迎击,秦军没有不义愤填膺的,晋军却懈怠而毫无斗志,因此秦国的斗士众多。”
晋惠公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秦军已经打进国了,晋如果不应战,会被人当成胆小鬼。普通人尚且不能受人轻慢,何况国君呢?所以只有一战,通过战争解决一切问题。
九月壬戌日(十四日),秦穆公、晋惠公在韩原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