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说春秋77.(秦)古老的部族

(2019-09-18 13:27:16)
标签:

历史

春秋

杂谈

分类: 平说春秋

听书:http://www.ximalaya.com/manage_album/9328566

 

在介绍完晋文公的霸权以后,我们换一个频道看看秦国,晋国的强大好像有秦国的影子,司马迁说,齐楚秦晋始大,其中就有秦国,所以我们把镜头对准西方,看看周王室撤出后的那一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历史上的人才总是扎堆出现的,公元前7世纪就是这样,周天子不行了,在政治上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于是齐桓公、晋文公就出头了。这两个人的出现,使得没有天子权威的周朝又有了秩序,但这种秩序是不正常的,因此,它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比较大的国家就不怎么受影响,比如秦国。当然也在励精图治,不折腾地发展,居然成就了秦国在西方的霸业。

我们还是先调一下焦,来认识一下秦国。

1. 古老的部族

秦是一个古老的部族,但却是一个年轻的诸侯。说它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是因为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尧舜禹那个时代,说它是一个年轻的诸侯是因为,别的诸侯都是西周封的,而秦却是东周分封的。秦国列入诸侯是在西周灭亡以后。

秦的祖先可以追溯到舜时期另一个不太出名的传说中的人物——大费。商、周的祖先契和弃也是追溯到这个时期,说明这个时期是一个文化爆发的时期。很多部族的祖先都追溯到那个时期。传说中,大费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赐赢姓,掌管驯化动物。您看,商人的祖先契是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做了司徒。周的祖先弃善于种地,作了农师。秦的祖先也不是等闲之辈,也有一技之长,他善于培训鸟兽。因此负责培训动物。秦人的祖先有很多与鸟有关的内容,也因此可以推测,他们生活在中国的东部,因为东夷人崇拜鸟。有一技之长,就有发展的依据,一招先,吃遍天。驯化动物成为秦人的传统技能,尤其是养马驯马,到了商代,大费的后人或传承人之一的大廉就为商汤驾车,并且帮助汤在鸣条打败了夏桀。

大廉有两个玄孙一个叫孟戏,一个叫中衍,他们身体长得很像鸟,但说人话。当时商的国王太戊帝(商代第九位国王)听说他们是驯马与驾车的高手,想让他们给自己驾车,就去占卜,结果卦相十分吉利,于是就把他们请来驾车,并且给他们娶了妻子。

自帝太戊以后,中衍的后代子孙可持续发展,每代都为商王朝建功立业,每代都有功劳,因此,嬴姓子孙大多显贵,后来终于成了商朝的诸侯、成为贵族。

商纣王的宠臣飞廉就是他们的后代。

飞廉也是秦人可以追溯的比较明确的祖先。飞廉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恶来,他的第三十五代后人嬴政后来统一了中国。传说恶来是个大力士,说他敢与猛虎相搏,《三国演义》中,曹操典韦古之恶来,可以想见恶来的威猛。在《史记》中,恶来也被描写成谗言阿谀,助纣为虐的恶人。在武王伐纣时,恶来为商纣王战死。

另一个是季胜。他的后代后来建立了赵国。

飞廉在武王伐纣时在外出差。出去领的是商纣王的命,回来以后,商纣王没了,没有地方汇报自己的工作,作为商朝的忠臣,他在霍太山筑起祭坛向纣王报告自己已完成任务,同时祭祀逝去的商纣王。在祭祀时获得一幅石棺,石棺上刻的字说:“天帝命令你不参与殷朝的灾乱,赐给你一口石棺,以光耀你的氏族。”这意思是他为商纣王殉葬。

蜚廉触棺而死,死后,就埋葬在霍太山。

飞廉、恶来为商朝殉国了,但他的部族仍然存在,他的后代仍然延续。而最先有作为的是小儿子季胜这一支。在季胜儿子,也就是飞廉的孙子孟增这一代,就进入了周成王的王室,为成王服务。然后孟增的孙子造父,我们在西周时讲到的善于驯马、创造八骏传奇的那个车夫,又被周穆王封为贵族,封在赵地成为后来赵国的祖先。

造父被封的几十年后,恶来的后代也因养马而发达了。恶来的后人很可能作为敌对势力,被迁居到西方,在周人的眼皮子底下监视居住,让他们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周人服务。是金子总会发光。这个部族真的有驯养动物的基因,或者有这样的传统。传统就是力量。因此,不只是造父他们会驯马,恶来的后代也行。到周孝王时期,也就是造父封赵的三四十年以后,恶来的子孙非子也因为善于养马而出人头地。

非子的父亲是大骆。非子是大骆的庶子。他们居住在犬丘(今甘肃礼县城东13公里处的永兴乡、永坪乡境内),非子喜爱马和动物,并善于饲养繁殖。犬丘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周孝王。

有能人天子是要任用的,于是孝王召见非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有三种: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过去招聘当官的人才,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举荐、所谓举贤,就是人们的口碑,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有能耐,帝王自然重用,于是非子就被周孝王安排在汧(qin,千)河、渭河之间管理马匹。

非子果然名不虚传,这马养得又肥又壮,数量成倍增加。孝王想让非子做大骆的继承人。但这就出问题了,因为周人强调嫡长子继承,非子是大骆的庶子,而他的嫡长子是有一些来头的,是一个诸侯——申侯的外孙。申侯的女儿是大骆的妻子,生了儿子成,成是这个家族法定的继承人。让非子做继承人,就等于废掉了成。这是申侯不高兴的,因此,他向周孝王讲历史、讲维稳,他不说非子的坏说,而是给周孝王讲故事,说:“从前我的祖先是骊山那儿的女儿,她做了西戎族仲衍的曾孙胥轩的妻子,生了中潏,因为与周相亲而归附周朝,守卫西部边境,西部边境因此和睦太平。现在我又把女儿嫁给大骆为妻,生下成作继承人。申侯与大骆再次联姻,西戎族都归顺,这样,您才得以称王。希望您考虑一下吧。”

周孝王虽然是说一不二的天子,但他知道祖宗立下的这个规矩不能破,这些地方要员不能得罪,就同意让申侯女儿生的儿子做大骆的继承人,以此来与西戎和好。但周孝王有周孝王的办法,他给非子封了地,把秦亭(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封给了非子,说:“从前伯翳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被封赐土地,受赐姓嬴。现在他的后代也给我驯养繁殖马匹,我也分给他土地做附属国吧。”

附庸是什么呢?

按照周制,天子分封诸侯,大的百里,小的50里,不足50里的为诸侯的附庸。非子封到秦亭,就等于从家族中分离,单独形成一支。非子也就成为这一支的祖宗,成为后来秦国的祖先。不仅如此,周孝王还让非子得到了更大的荣耀。由于嬴姓自虞舜时大费得姓以来,经历夏商周初已过将近千年,久已失祀,孝王就让非子重新承祀嬴姓。古代只有宗主嫡子才有权承祀,这实际上是让非子具有了嬴姓宗主地位。从此,非子的后人以秦亭为根据地,不断向四周拓展领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