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也喜欢人多

标签:
图片旅游 |
分类: 平镜:西部风光 |
曾经某年的五月到过四姑娘山,运气不好,不是阴天,就是下雨。在巴朗山垭口,壮观的盘山路变成了浓雾。在猫鼻梁一直等到天将黑,不要说四姑娘集体露脸,就是一个姑娘也是难看到。去海子沟,艰难地、甚至带有很大风险地冒雨骑了八个小时的马(来回),给我们的还是一个雨中没有姿色的海子。
很有些失望。
去的途中还有些故事与体验。下雨路滑,马专挑山梁边上走,一脚深一脚浅,很有些危险。有人放弃了。有人在前进的途中马失前蹄,也放弃了。为此还与那马的马夫有了不愉快,有的马夫出奇的团结,而不论是非曲直。我们虽然坚持下来。但遭受的罪还是不小的。越是到了泥泞陡峭的地方,越需要我们下来走,马都无处落脚,我们也一样。还有就是骑在马上不同于坐在车上,要半蹲半坐着,马下坡,你要配合着马往后倾,马上坡,你要在往前倾。问题是山路崎岖泥泞,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有时上下一起来,第一步上去第二步就下来了,骑一会儿,不仅膝盖、脚踝失去知觉,而且头也蹦着疼——初上高原上不能用力,这么使劲,加速了高反的症状。很多时候,我不愿骑马,宁愿走,但高原上走不快,随之而来的缺氧喘气和高反让你不得不再上马。如此折腾着,还要提心吊胆,防止马失误,把人摔到山下去。那个时候,真是祷告起马来了,希望马坚强些、配合些。如此,又产生了对马的怜悯和喜爱。想到,马是通人性的,是人的朋友,想到犬马之劳这个词的意义。然后又想到这么多动物中,人类唯独挑选了马作为座驾,不是偶然,而是马真得聪明、听话、善解人意。这个时候,马夫身边的狗成了跟班的了,由此纵容了马在路上吃树叶,这让马夫很不满——他很爱惜自己的马,但他不允许我们以这种方式爱马。
到了海子,雨非但没有小,反而更大了。于是,传说中美丽神奇的海子变得平淡无奇。
第二天去双桥沟也一样,不是烟就是雾,再不就是阴天,传说中的雪山美景都藏了起来,四姑娘山之行多少有些郁闷与失落。
这次十月的四姑娘山之行不同了,首先,巴朗山隧道通车了,虽然不用翻山了,但景没了。其次,正是十一黄金周,尽管不能与九寨沟相比,但人还是太多了,还个日隆镇就是一个停车场。虽然如此,四姑娘山却是以美好的姿态接待了游人。
看来,四姑娘山也喜欢人多啊!
不说了,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