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冬天临近春节时我都喜欢养一两盆水仙花。
水仙花属石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生得颇象洋葱和大蒜,故六朝时称“雅蒜”。宋代称“天葱”。人们还给她取了不少美丽的名字:水仙花--凌波仙子、金盏、银台、俪兰、雅客、女星等等。
家中的阳台上也载了一些植物,但是近年来一直花开得繁茂的只有几种,且都须常常细心养护,而水仙仅用清水供养而不需土壤来培植。它对环境要求不高,把球根放入浅盆中只凭清水栽培,适当的阳光和温度, 到春节前后的隆冬时节,百花凋零,它却凌寒开放,高雅绝俗幽香沁人。
读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笠翁)著《闲情偶寄》一书,见“种植部”-“草本”专辟有“水仙花”一节甚是有趣。这位笠翁先生是位“花痴”,自认为一年四季有四种花是他的四条命,而水仙花就是管他春天的命。有一年(丙午年)的春天因为家境已十分困窘,没有钱买年年都要“清供”赏玩的水仙花,家人劝解说“算了吧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
笠翁竟答:你们是不是想夺我的命?“宁可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家人不能制止只得任他典当了簪子去买了水仙花。笠翁在书中说:我钟爱此花并非怪癖,水仙的颜色、香味、茎叶都与其他花不同,尤其喜欢它的淡雅而多姿,用“水仙”二字来称呼它真是形象到了极致也。
笠翁先生真是水仙花的超级“粉丝”。
历代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有不少优美的篇章。 试录三首:
宋·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宋•杨万里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
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
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清·王夫之
乱拥红云可奈何,不知人世有春波。
凡心洗尽留香影,娇小冰肌玉一梭。
传说水仙花是洛神,也有说是湘神的化身。水仙花的中国花语有两说:一是“纯洁”,或作“纯洁的爱情”,用于妇女赞扬其品德。二是“吉祥”,用于亲友及其家庭,祝愿好运。而西方水仙花的花语也是坚贞爱情,
从前面宋人的诗歌就可得知,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得到养植和喜爱。《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扬。据介绍漳州八大胜地之一的园山东麓一带,有得天独厚的条 件:尤利于水仙花的栽培,当地有歌云:“园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 了水仙头。”
吾喜欢水仙花除了以上的种种原因外,其实也很简单:我喜欢水仙一盆清水就静静的生长;一缕
阳光就软软的开放;一阵微风就淡淡的幽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