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废眠谈怪录

(2021-02-23 13:13:27)
分类: →阅读
废眠谈怪录


最好的狐狸朋友。

有两只狐狸彼此作伴,隐居在山里,专心一意地修道,不去管究竟过了几年几月,大概都已经有几百年之久了。忽然有一天,大狐狸对小狐狸说:“最近以来我的意志颇为涣散,不够坚定,很多次梦到人间的城郭街市,美女珍馐,看来是动了凡心,即使强行抑制自己,恐怕终究也没有用处。我想暂时离开你,去人间游历,顺便观览各地的风俗,姑且慰藉一下我内心的渴望。”

小狐狸问:“您走后,什么时候会回来?”大狐说:“没有准日子,但最迟不超过二十年,我们做个约定,如果超过这个期限还没回来,那我一定是被声色犬马困住,迷失了本性,你可要下山去找我,把我从厄难中拯救出来,不要嫌弃我呀。”小狐狸道:“好吧。”大狐于是离开了。

时光飞逝,寒暑更迭,二十年的约定,快得就像是打了个盹儿一样,小狐狸每天站在洞穴外面,踮起脚来举目远眺,从春天等到冬天,又到了第二年的春天,大狐始终没有回来。小狐狸叹息说:“难道真地被俗世迷住了吗?我避世隐居了这么久,实在不想再返回浊世当中了,但既然有约定在先,没有抛弃它的道理。”于是打点好了行装,星夜急驰地救大狐去了。

小狐狸知道大狐的喜好莫过于美女,故而每到一处地方,都要对那些有女性被狐狸蛊惑的人家一户户地去找,但都不是大狐干的,向那些狐狸问起大狐的事情,它们也都说不知道,白白找了好几年,终究一无所获。

后来,小狐狸化作一个少年,偶然住在一家客店里,第二天早上要动身离开时,店主忽然拦住他说:“我有一件事对您说,客人先别走。”于是把小狐狸带到了自己的房间里,对他说:“您是狐狸,对吧?”小狐狸吓了一跳,问说:“您会法术吗?”店主笑着说:“我不会法术。我曾经和一只狐狸是朋友,它快死时,把一个木匣交给我,说是如果在夜里这木匣发出了哭声,那一定就是它的狐狸朋友到了,嘱咐我便把木匣交给对方。昨天您傍晚时住进店里,半夜时我就听到木匣中发出非常哀苦的哭声,所以知道您一定是狐狸。”

小狐狸问:“那木匣在哪?”店主于是把木匣交给了它,小狐狸打开木匣,见里面盛着的是大狐狸的心,已经枯朽了。又有一封信,信上说:“道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这话实在太对了。我自从来到人间,眼睛见到的是美食美女,华丽的房子和名贵的珍宝;耳朵听到的是轻佻靡丽的音乐;心中充斥的是怎样去侵吞钱财,欺诈虚伪,赚取名声,捞取好处。于是每日都在与他人互相侵凌倾轧,诋毁谩骂,争胜、嫉妒的意念反复在心中沸腾,不得片刻安宁。

“当我醒悟到这些都是错的,固然想要返回山里,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我的记性又太差,虽然内心恨不得飞奔回去,但却已经忘记了回去的路。每每想起从前和您在山中逍遥快活的日子,没有一次不为之伤心落泪,惆怅至极。我又心知当约定时间过了,我还没有回来,你一定会来找我,但我长期身处这浊世当中,和他们同流合污,实在担心有一天会突然性情大变,迷失自我,就像洁白的丝线只要一旦染成青色、黄色,就永远再回不到本来的颜色了。如果是这样,即使你不嫌弃,我又有什么颜面再面对你呢?所以只有保留下这颗幸好还不失天真的心来等你,虽然很可惜不能和你相见,但也算是不曾辜负我的朋友。”

小狐狸看完信,极为伤心,过了很久才问说:“它的尸首还在吗?”店主道:“它把木匣交给我后,没一会儿就死了,变成了一只狐狸。我因为和它有交情,不忍心把它抛弃在道边,便把它装在了一个木盒里面,葬去了店后面的荒地。”小狐狸闻言,露出一丝喜色道:“或许还能救。”于是请店主把它带到了大狐的坟冢前,之后用双手刨起坟上的土,指甲都抠裂了。向地下挖了一尺多深,果然有一个木盒,打开后,见大狐仰卧在里面,胸前伤口的血还是湿的。

小狐狸于是取来大狐的心,重新放回了它身体里,又用手捂在它伤口上,过了一会儿,大狐忽然坐了起来,伤口已经愈合了。它一脸喜悦地说:“知道你一定会来,等你已经很久了。”小狐狸却有几分不高兴,说道:“为了救你,损失了我三百年的道行,你虽然知道我肯定会来找你,又为何那么确信我愿意舍弃这许多修为救你,急匆匆地就把自己的心给剖出来了?”大狐笑着说:“我既然敢剖出心来等着你,就知道你一定不会吝惜这三百年道行。”

店主见大狐活了过来,正想上前祝贺,而大小两只狐狸,忽然间就都不见了。后来在山里,有一次小狐狸和大狐开玩笑说:“还会梦到人间吗?”大狐道:“会的。”小狐狸又问:“都梦到些什么?”大狐回答:“梦见您找遍了人间都找不到我,又忧愁又惊恐,只能躲在角落里独自哭泣。”小狐狸问:“真的吗?”大狐没有回答。——《废眠谈怪录》



原文:

有二狐结伴,隐于山中,固志修道,不记年岁,盖已数百载焉。忽一日,大狐谓小狐曰:“顷来余意颇涣散不定,数梦见人间城郭市廛美女丰馔,凡心动矣,虽强自持,恐终无益。吾欲暂舍汝入世,游历州郡,观览风俗,聊慰鄙愿耳。”小狐问曰:“君去后,何日当归?”大狐曰:“无定期也,然至迟不过二十年,可即与子约,使过此而吾犹不还,必是为声色所羁絷,迷吾本性,子当下山相寻,以拯吾于厄难,无我恶哉。”小狐曰:“唯唯。”大狐遂去。

岁月易得,载离寒暑,二十之期,迅如假寐,小狐日立于窠穴之外,鹤企延望,自春及冬,又涉来春,大狐卒不至。小狐因叹曰:“岂果为凡俗所迷乎?吾久肥遯,诚不欲复褰裳尘浊,然既与之约誓,无背弃之理。”于是裹粮治装,星驰赴救。

小狐知大狐所好,莫过美女,故每至一地,必遍访有女眷为狐所魅之家,然皆非也,询彼诸狐以大狐之事,亦咸云不知,空为求索数载,竟不得大狐所在。后小狐化为少年,偶宿一逆旅中,明晨将发,逆旅主人忽止之曰:“吾有一事语君,客且缓行。”因引小狐至己房中,谓之曰:“君乃狐也,然欤?”小狐愕然,问曰:“卿有术乎?”主人笑曰:“无术。余尝友一狐,其将死,以一椟付我,云是椟若夜哭,必其狐友至矣,嘱余便以椟予之。昨君曛暮宿此,夜中余即闻椟中呜咽甚哀,故知君必是狐也。”

小狐问曰:“其椟何在?”主人遂出椟予狐,小狐启之,见内所藏,乃大狐之心也,已枯腊矣,又有一书,中云:“道经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其言至哉。吾自徙处人间,目所见则美食好女,华屋珍宝,耳所闻则郑卫之曲,淫哇之声,心所思则干没诈伪,荣名利身,于是日与人相侵凌倾轧,谣诼诟辱,争胜嫉妒之意,交炽胸中,不得暂宁。既知其非,固将返乎故宇,然经历既久,吾又善忘,虽心欲驰归,实已失道里所因,每念及畴昔与子逍遥山中之日,未尝不潸然流涕,怅望无已。又知吾逾期不还,子必来寻,然吾长处此泥滓,哺糟歠醨,诚恐一朝情性移异,流湎罔极,譬素丝之一染为苍、黄,则永不复其旧色矣,若如此,子虽不嫌,吾亦何颜复对子耶?故但留此幸不失天真之心,以待子之寻至,虽惜不得相见,亦为不负吾友也。”

小狐执书大恸,久之乃问曰:“其尸尚存乎?”主人曰:“渠以椟授我后,须臾遂死,化为一狐,余因与之有故,不忍弃之沟渎,遂以木匣敛之,葬于店后荒地中。”小狐闻而喜曰:“或尚可救。”因请主人引至狐冢前,以手搰土,爪甲尽裂,入地尺许,果有一木匣,启之,见大狐偃卧其中,膺前创血犹濡。小狐乃取大狐之心纳于胸中,又以手覆创上,时顷,大狐忽坐起,其创已愈,欢然曰:“知子必来,已待之久矣。”小狐有愠色,曰:“以救汝故,损吾三百年道行,汝虽知吾当来寻汝,又何以必吾愿捐如许修为以拯之,而遽剖己心哉?”大狐笑曰:“吾既敢剖心以待卿,即知子必不惜此三百年也。”

逆旅主人见大狐复生,方欲近前贺之,而大小二狐,忽俱不见。后于山中,小狐尝戏问大狐曰:“尚梦人间乎?”大狐曰:“然。”又问曰:“所梦维何?”大狐曰:“梦见卿遍历人间,寻吾不获,忧恐交集,每自向隅独泣也。”小狐问曰:“果然乎?”大狐不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