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树

标签:
新加坡雨树含羞草科雨树之感悟 |
一直对新加坡有很多好印象。要说这个国家的美丽,如果是脱口而出,我一定会先说:雨树!
雨树遍布整个新加坡,是李资政为新加坡选定的树种,已经生长了五六十年,每50个新加坡人就有一棵雨树。在这个炎热的赤道小岛上,到处都是雨树的树荫。
雨树也叫雨豆树,原产热带美洲、西印度。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3米,树冠可达15米。新加坡的雨树经过精心养护、多年修剪,东海岸公园大道的雨树树形优美,枝条简洁、流畅,那种向上的张力仿佛可以无尽地伸展。枝叶密密麻麻地组成了一把绿色巨伞,树上的蕨类随意生长。整体感觉十分的优雅、舒展、清秀、苍劲、有韵。
雨树属于含羞草科,在夜晚或阴湿天气,
叶子就会闭合,像含羞草一样下垂。天晴了,太阳出来了,包裹在叶片里的雨水、露水纷纷落下来,如雨飘洒,因而叫做“雨树”。
雨树之感悟
文/邱月花
但凡听人说起新加坡,总是会有众多的赞誉,听得最多的便是其“花园城市”的美誉,心生神往之余不免也会好奇,新加坡的国人到底是做了些什么,让这样一个小小的热带岛国,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次有幸参加张家港市级机关首期赴新加坡党建创新实务培训班,七天的学习生活让我不仅领略了她的风采,更让我对这个神奇的国度有了些许的感悟。
生活在这袖珍美丽、文明和谐的国度,仿佛头顶“两重天”:一重蓝天,一重绿天。而撑起这重绿天的,便是有“城市活雕塑”美誉的雨树。无论是信步走在乌节路、圣淘沙岛、鱼尾像、还是游览新加坡河和克拉码头,到处都能看见雨树的踪影。
雨树属大型乔木,树冠舒展宽广,树干高挑挺拔,树叶青翠欲滴,树荫阔绰飘逸。日落天黑或阴天下雨,雨树叶子会收卷起来;而当太阳升起或天晴日出,叶子则会自然打开。其时,包裹在碗状叶片里的露水雨水便会纷纷落下,宛如下雨,故名雨树。又因为它每到夕阳西下之时(约六点钟),叶子就会自动地合起来,就像动物一样开始休息,所以,新加坡当地居民又亲切地叫它六点钟树。
雨树如“伞”。一把一把连接起来,联成一重绿色的天幕。这重天幕过滤了炙毒的炎日,使这个热带岛国藏匿在阴凉的维度。熙熙攘攘的人们在雨树的庇护下神闲气定,车水马龙的铁流在雨树的关照下秩序鱼贯,鳞次栉比的高楼在雨树的陪伴下安详温顺,拥挤、烦躁与不安的“城市病”在雨树下湮灭了行踪,一切尽是那样和谐与斯文。
雨树似“家”。它颠覆了“大树之下,寸草不生”的世俗偏见,组建起共生共荣的生态家园。成片的树荫为阴生植物的成长搭好了凉棚,叶间的罅隙为绿草灌木招徕了阳光,晶莹剔透的水珠为亲邻洒上了甜蜜,表面潮湿的身躯为寄生植物提供了温床,树冠中开阔空间成了倦鸟栖息松鼠纳凉的天堂。当然,享受雨树福荫的生灵也丝毫没有吝啬。浓密的植被回馈了涵养的水分,俏皮的飞禽啄食了树体的虫儿,机灵的小走兽遗矢相赠,雨树因此更加潇洒灿烂。就这样,雨树与亲邻们相互包容并蓄,一圈一圈地把洋溢着生物多样性的“家”做大。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雨树为这个岛国领来盎然生机,链接城市森林。包容并蓄、共生共荣的“雨树现象”,演绎出美不胜收的新加坡自然生态。
除了自然生态,我们也不难从新加坡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生态体味到这种“雨树现象”。
在这热带岛国的政治生态里,政府就如雨树,老百姓在政府雨树的遮阴下安居乐业。政府为老百姓考虑的是有房住、有事干、有保障,推行“居者有其屋”的国家战略,力争使老百姓安居在狮城丽岛;全民就业、终身就业与公积金制度的政策导向,既使人欣然乐业又不养惰汉懒虫。在贴近百姓的命题上,实际做法是:执政党的议员,会在每周五的晚上守候在选区的民众联络所,倾听群众的诉求,键入百姓的期望。倾听,解释,设法,承诺,直至最后一位民众身影在眼前远逝。政府力图用亲民、诚信、高效与廉洁粘合民众,民众大多因此而相信政府,支持政府的作为;政府因大多民众的支持更加卖劲,充满服务激情与工作活力。这种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似乎就像雨树与其荫盖之下的生物,良性互动,相生共荣。
在这热带岛国的社会生态里,法律就如雨树,社会成员在法律雨树的罩护下表现自身的行为。新加坡又叫作“Fine country”,一义为美好的国家,又义为惩罚的国家。严刑峻法加上坚定的执行力,使全国只有7793名警察的新加坡成为全球最安全的地区之一。此次在课堂上,几乎每个老师都提到了新加坡的“鞭刑”,“鞭刑”,光听着就足以令人敬畏,再看看被鞭者皮开肉绽的情景,更是胆颤心惊,如此,被鞭者终身受教,不敢再犯。典型的案例有:美国男子Michael P.Fay在新加坡涂鸦,被法官判处鞭刑6鞭。当时,这项消息震惊世界,美国政府出面求情,新加坡总理说:“看在美国的面子上,减去2鞭,但必须执行4鞭。”法律如此公开公正使得每个公民对国家的法律充满敬畏,并且自觉笃守。法律的有效执行使民众享受良好的社会秩序,民众的守法护法更推动了法律施行、强化了法律的权威。这种法律与民众的关系,似乎就像雨树与其荫盖之下的生物,良性互补,相辅相成。
在这热带岛国的文化生态里,道德就如雨树,每一个人在道德雨树的覆盖下检点自身的品质。信仰迥异、习俗不同、语言差别构成新加坡多元种族社会,新加坡因而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建设包容宽容的多元种族文化。廉洁是新加坡文化尤其是在社会文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行政文化的基石。政府倡廉,社会重廉,公众督廉。在新加坡,民众对公职人员的贪腐行为零容忍,时时踊跃举报,促成这个国家拥有一支世界上最为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在透明国际的廉洁指数调查中,新加坡一直位列最廉洁的国家。同时,以道德建设为核心的文化生态打造了新加坡和谐社会,而良好文化生态下的和谐社会又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注入积极的动力;道德的作用力与效能使民众生活在一个具有责任感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民众对道德素质的追求与响应又促使以道德为主轴的文化生态得到优化。这种道德与民众的关系,似乎就像雨树与其荫盖之下的生物,良性互溶,相配相促。
新加坡750平方公里江山,518万人口,就一个国家而言,可谓微小。然而,新加坡的人均GDP5万美元与世界头强美国媲美,世界竞争力报告2011年列居全球第二,福布斯营商环境评价2011年排位全球第四。而且,还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政府管理经验,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输出“头脑”的国家之一。因此,新加坡亦可谓“硕大”。
白璧尚有微瑕,新加坡更非完美无缺。但其不拘囿于小而成其“大”,或许能给我们在刮目之余得到某些启发和借鉴。
雨树,原产地南美洲。枝叶繁茂,树冠巨大。但密密的绿叶日开夜合,所以树下的小草也能茵茵然葱绿。
新加坡到处可见的是这种形状象伞的树木。这种树木长到一定高度之后便不再向上生长,而是横向发叉、增加枝干,结果树的顶部枝叶越来越多,树的形状便越来越象张开的雨伞,遮阳效果很好。这种树还有一奇怪的习惯:每逢阴天下雨、或每到夜幕降临时,树叶便自动卷合在一起形成筒状,树叶筒内蓄满水;而在天晴朗起来、或在第二天清晨天亮之时,树叶又自动张开,包裹在叶中的水便洒落下来,就象下了一场雨。正因如此,人们称这种树为“雨树”。
名 称: 雨豆树
别 名: 伊蓓树|雨树
拉丁名: Samanea saman Merr.
科 名: 含羞草科
属 名: 含羞草科
产地分布:热带美洲、西印度
形态特征:落叶大乔木。株高可达20公尺,叶互生,二回偶数羽状复叶;具羽片3-9对,对生;每一羽片具小叶2-8对,小叶对生似平行四边形,末端一对小叶,状似螃蟹大螯。头状花序于枝端腋出,花丝细长,前端淡红色,形似粉扑。春至秋开花,荚果扁平。树冠成伞形,高挑优美。
生长习性:光照:中性植物。
生育适温:22~31℃
生长特性:生长快。耐热、耐旱、耐湿、耐瘠、易移植。
景观用途:行道树、庭园美化。春天开花,花浅黄色。树冠很大,可达15米,树形优美,非常适合南台湾燠热的气候。有了雨豆树,再炙毒的阳光也不用惧怕,是很好的遮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