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清生万里自驾速腾考察武陵源

标签:
速腾大鲵人文地理106国道华北耧斗菜武陵源文化 |
分类: 比较春风 |
考察性质:人文地理、自然生态
考察目标:武陵源中国大鲵,武陵源人文地理
考察范围: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
考察行程:2万公里
考察成果:写作图书《武陵源》(人文地理)、《中国大鲵》(自然生态),及拍摄相关纪录片
考察人员:古清生
考察车辆:一汽大众速腾
出发地点:北京
出发路线:106国道、省际高速公路
说明:选择106国道出发,是我的心中好久以前便对这条旧时进京赶考的驿道有着深切的挂念。我要穿越的路线有着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同时,便于进入华北平原辽阔的玉米地,我少时阅读郭小川的诗歌《南方的甘蔗林-北方的青纱帐》,那青纱帐便是北方的辽阔玉米地。那无边无际的玉米地,青青的玉米,米黄色的玉米花,淡然的雾岚飘袅于晨昏,村庄、牛羊和马匹,突突奔跑的农用车,碧波浩淼白洋淀和衡水湖,红波接天直泻东海的黄河……这些久居于我梦中的华北平原景色,它也是我将要写作的下一本书。我曾数度驾驶摩托车进入华北平原的腹地,那辽阔无边的大地,以及路边上开放的蒲公英、马先蒿、华北耧斗菜、牛蒡……以及结着果实的曼陀萝,这片天造之广阔的大地,它让我不能释怀。
我曾经梦想驾驶摩托考察全中国,并且已经行走过一万多公里。由于配备了摄影、摄像器材以后,摩托车考察被限制在某些专项考察上,现在选择了汽车。那么,速腾的超大的后备箱,行驶的稳定性,车体结构的安全性以及灵敏的操制性,我相信它足以承担此次考察使命。出发前,我将速腾驾驶到平谷和怀柔的山区进行了适应性试驾。8月9日中午从北京出发,昨天,我已经顺利到达湖北黄石,我将在家中休息几天再向武陵源进发。
曾记得1993年,我第一次乘车抵达中国的大西北,穿越苍凉的西域大戈辟,在我的《穿越大戈壁》的组诗中,写下过这样的一行诗句:生命是一次穿越荒芜的长奔。那之后,我一直在路上,我的行走和体悟中国大地、长河高山,梦里梦外,中国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始终是我的写作源泉。近时CCTV10套《子午书简》在连续介绍我的《金丝猴部落》时,我对编导周涛也简介过这次考察的设想,中国大鲵,约3。5亿年的历史,中国独有动物,两栖类,国家二级保护。中国大鲵是静修之王,十分接近中国道家理念。乐于山水,悠然宁静。我知道写作《中国大鲵》本来是一个挑战,独自驾车行驶2万公里考察武陵源,也是一个挑战,它需要我像大鲵一样忍受漫漫考察路上的孤独。唯写作的准备工作早已经进行,我在与搜狐汽车团队参加上海国际车展时,即提前去往湖南粗略考察过一次大鲵,观看了长沙捞刀河的大鲵养殖基地,看见了那一条著名的金色大鲵。
坦白说,我是第一次接触速腾。春天去长春体验过一次迈腾。速腾之外观看上去,有扁平化造型倾向,而略失却张扬之态。然坐进车内,我的一米八身高,一百一十公斤体重,尚显宽松。别于亚系车之外包张扬,内部空间未显余量的设计理念,我以为速腾在提供内容空间,压缩外部尺寸方面进行了努力。在驾驶实践中,速腾设计理念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显现得淋漓尽致,百公里时速行在高速公路上,可以用“胜似闲庭信步”以概之。油耗的经济性体现在百公里5角钱人民币上。
我驾驶的是1。6升手动挡速,在路上,瞬间提速的爆发力有所欠缺,我在河南漯河服务站加上97号汽油以后,提速爆发力的情况有所改善。在很长的一个路段,我的速腾与一辆奥迪2。0相随行驶,大约一道行驶了200公里,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互相领驾。或许是我的体重超人所致,速腾的沉稳及超群的抓着力,令我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