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看委员的八卦
(2009-03-06 18:13:35)
标签:
文化 |
一年一度的人大代表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又在北京开幕了。每年的两会期间,最厌恶的一种新闻就是文艺界政协委员的八卦。众所周知,在中国政协委员当中,有许多文艺界明星,这些明星平日里便八卦新闻泛滥,旷日持久地娱乐及恶心着公众。但是,如果在两会期间,却仍然不太自律,借了两会吸引全国眼球之机,兜售自个儿的新闻,又是八卦味儿十足,与两会内容一点儿不搭界,明星们趁机包装自己,那真是不能原谅之事,令人愤怒。
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一个现实,政治协商会议,本也是可以提出一些治国大略,或者委员们关注行业治理积弊,提振行业发展给政府提交一份议案,比如文艺界的政协委员,大可为当今的图书市场、电影市场的振臂一呼。从1990年代以降,持续萎缩的图书与电影市场,早已经对中国当代的文学艺术产品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困扰,然而这么些年来,两大市场依然没有改善。如今,连小排量轿车的购置税都减税了,且对去年以来萎缩的汽车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刺激。可是,图书与电影市场的现状让人感觉到忧心,全国最大的新华书店靠着垄断销售教材为生,电影市场除了进口片,就是一年一度的贺岁片,相比较美国电影,印度电影的兴盛,中国电影几乎全军覆没。
当然,文艺界也可以寄希望于广大的读者和观众为文艺界呼吁,降低图书与电影的发行和零售的税率,使之书价和电影票的价格降下来,让人民群众乐于消费和消费得起。吊诡的是,从来看不到政协委员提出改善文艺作品的生产环境及市场机制的提案,一些委员纵是拥有了这样的千金一刻的话语权,说的却是自己的话题,占据大量的版面,将一些积极的有价值的提案在媒体上给湮没,使之参政议政的严肃事儿大打折扣。那政协会议,可是使的国库的银子,籍政协会议炒作个人议题,我认为这是一种腐败了。
诚然,文艺明星个人不有自律,媒体人似乎也有责任。在会议期间,将主体新闻搁置,以花边新闻为主业,专事采访明星们的个人题材,不问他们议政之事,使之政协会议之严肃议题失焦,也十分令人不悦。纵然文艺明星的花边新闻很有吸引眼球的效应,极能提高阅读率和收视率,但是也要看什么时候。这么些年来,中国文艺界一直是有明星,没精品,有明星的八卦新闻,没文艺的严肃探索,这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每年两会期间,对于文艺界的关注,一旦变成对文艺界明星的关注,这样的舆论环境真是令人愤怒,实在没得什么好说,八卦主义应该暂时休息片刻,会后有的是时间,在政协这样的会议期间,不妨探讨一下正事,让中国文艺界的一些问题,都抖出些个出来,让政府与大众一齐来关心,并解决和改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