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或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 评:人民币国际化重要步骤
(2011-02-11 12:24:53)
标签:
财经 |
http://www.cnr.cn/china/gdgg/201102/t20110210_507661190.html
2011-02-10 18:43
中广网北京2月10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人民币计价股票今年预计会在香港发行,来自香港特区政府和香港交易所的消息得到了业内人士和投资者的关注。截至去年11月,在港人民币存款总额达28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平台在香港如何搭建?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能否走得扎实?
今日观察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巴曙松。对话记者:王娴。
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最近传出来消息香港年内可能启动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发行,之前您在节目里面多次提到过人民币国际化等等,这次算不算又是重要的一步呢?
巴曙松:人民币几家股票产品的发行,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行动,也可以说是利用香港这样一个离岸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部署,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目前在香港离岸市场比较欠缺,现在企业和居民在香港有人民币主要是做银行存款,要扩大人民币的运用,更多的资产除了存款之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和渠道,推动人民币进入投资领域,贸易结算领域,如果没有更多投资渠道,海外市场使用人民币的热情和兴趣就会降低。
记者:但是人民币国际化实践的渠道更多了?
巴曙松:从香港特区政府的表态来看,已经开始在考虑准备启动,3月份就开始准备向证券的业界介绍人民币计价股票首次公开募股一些操作的事情,也开始准备做一些制度测试,硬件的配套。
记者: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有业界的说法说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股票还需要政策的支持,这是不是也对应着您刚才说的这种问题的解决?
巴曙松:当然,在离岸市场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岸市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伦敦的美元离岸市场到现在还是以美国公司筹资占据主导地位。只有通过起步阶段的支持,才可能迅速扩大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的规模,这样才促使其逐步实现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自我循环,例如,如果香港的人民币规模达到2-3万亿元,与在岸市场七八十万亿的货币规模相比影响很小,但是这两三万亿元就可以实现在香港的自我循环,届时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的雏形就基本形成,对本土市场的依赖也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