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曙松:金融衍生品仍将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010-06-18 12:28:05)
标签:

财经

 
2010-6-18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全球经济金融走势,欧美发达市场国家的各项金融监管改革也正进行的如火如荼。展望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国在吸取国际金融危机经验教训的同时,如何正确看待金融衍生品产品市场的发展?如何客观全面评价金融衍生品?就此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教授。

    金融衍生品市场迎来复苏曙光

    巴曙松认为,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逐步从危机中恢复,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未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削弱,绝大多数金融衍生品已经实现了恢复性增长。有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导致场外交易衍生品的名义金额到年末时降至592万亿美元,出现了1998年有统计以来的首次下降。外汇和利率衍生品市场均首次出现显著萎缩。如利率衍生品市场规模在2008年下半年出现首次萎缩,到2009年12月底,场外市场(OTC)衍生品未偿付合约总量稳定增长至615万亿美元。

    巴曙松表示,纵观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表现,其稳定市场、管理风险的作用在金融危机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危机过后信用衍生品市场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从繁复到简单的回归基本上确立了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衍生品的重要趋势,这当中,产品结构上从纷繁复杂的结构衍生品向基础性衍生品回归。资料显示,虽然信用违约互换合约(CDS)交易总规模出现下降,但其他信用衍生品市场规模下降更为显著,尤其是与次级贷款关联度高、结构复杂的抵押债务凭证(CDO)产品下滑更为明显。单一名称CDS则因为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充分、报价估值更加透明等特点,市场份额日趋扩大。因此,他表示,以CDS为代表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将向风险管理的基本功能回归。

    回归风险管理基本功能巴曙松认为,金融危机爆发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说,一个显著的作用就是推动金融衍生品从投资向风险管理的基本功能回归,产品形式上从非标准化向标准化回归。

    众所周知,信用衍生品的快速发展起初正是得益于其协助投资者剥离信用风险,实现信用风险的转移、分散和重组的功能。在CDS市场发展初期,其主要作用是向第三方转移贷款的违约风险,所以市场规模比较有限,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阶段。随着CDS市场发展成熟,特别是在全球储蓄增加、持续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宏观环境下,CDS更多的被作为投机和套利工具,并从2003年开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短期投机利益驱动下,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机构也开始热衷于开发各种结构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这类产品往往杠杆率较高、市场基础薄弱、以满足投机和套利等需求为主要目的,与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相悖,不仅造成信用衍生产品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真实需求,而且使市场系统性风险不断累计,最终成为金融危机推波助澜非常重要的工具。因此,CDS固然有其交易机制不透明、交易对手集中的缺陷,但流动性泛滥是使CDS从风险管理工具向投机工具转变的关键。

    他表示,尽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CDS为代表的场外衍生品遭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CDS作为一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在分散信用风险、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并且其发展是基于市场参与者的真实需求的。截至2009年底,CDS相关产品的总规模约为25.4万亿美元,其中投机成分较高的CDS指数产品市场规模下降幅度最为明显,降至不足8万亿美元,各种复杂、高杠杆性的产品逐渐淡出市场,信用违约互换等简单产品重新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交易份额。

    加强监管促进市场迎来新的发展

    2008年11月召开的第一次G20峰会以及G20伦敦峰会之后,多个国际组织以及其他国际组织之间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对于现有的衍生品业务的国际监管提出了大量的改进建议,对衍生品监管提供了一些新的工具和手段:推动中央对手方结算机制、标准化CDS合约、增强CDS市场的透明度并加大监管力度、修订对场外衍生品交易的资本要求以便充分反映衍生品的风险。英美等国也都将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作为其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部分。

    巴曙松认为,目前场外金融衍生品的基础建设正在得到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交易机制和合约标准化方面。中央交易机制(CCP)的建立对CDS市场的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CDS合约和交易规范化使得监管部门对相关交易更容易进行监督。他表示,这些监管措施在提高场外市场透明度和标准化程度的同时,无疑将进一步强化市场结构的分化趋势,那些更易于标准化和中央清算的基础性场外金融衍生品将得到较快增长,而一些内在结构复杂的产品则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大型金融机构规模和业务的限制将使得复杂金融衍生品未来的发展面临诸多障碍,而简单基础的金融衍生品将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巴曙松认为,后金融危机时期,各国对于金融衍生品监管约束上从较为松弛的监管纪律向更为审慎监管回归,也表明金融衍生品仍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历危机涤荡后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将向着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2010年06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