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指期货启动仪式在上海举行。股指期货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的重要一步,其意义重大。针对这一创新工具的诞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产品的推出可谓恰逢其时。他认为,严格的监管对于股指期货而言很有必要。当前,无论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对于股指期货应该达成共识,即:市场的发展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必急于求成。
严格监管很有必要
中国证券报记者:股指期货即将上市,您认为目前的推出时机如何?
巴曙松:16日,股指期货就将上市交易。这意味着中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即将正式开启,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又迈出的重要一步,意义重大。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迅速,各项基础性制度建设收效显著,但是单边运行和暴涨暴跌的态势始终未能改善,关键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市场,无法为股市系统性风险提供纾解渠道和释放出口。管理层在历经多年严谨论证和细致筹备之后推出这一产品,可谓恰逢其时,用意深刻。
中国证券报记者:有市场人士担心,股指期货的上市可能会给市场增加一些投机性因素,您认为确保股指期货平稳运行的关键是什么?
巴曙松:股指期货的产生根本上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方便高效的避险工具。目前,全球已有77.27%的新兴市场开展了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而且发展迅速,后发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各个市场的运行状态并不完全相同。一些市场的参与主体仍以中小散户为主,呈现出明显的投机市的特征。
对于首个产品,管理层在规则和制度设计上不可谓不严格。应该说,严密的监管体系对于降低上市初期的投机空间和风险隐患很有帮助,其目标十分明确,确保股指期货上市后的安全运行,促进市场功能逐步发挥。
从国际经验和国内教训看,严格的监管体系对于市场规范运行和风险可控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刚刚起步阶段,不必过分追求成交量和增长率,而要把着眼点落于市场功能发挥和制度体系完善上,然后再逐步放开,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在股指期货市场运行初期,也要在稳步发展中找准方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