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救程燕春校友启事
(发布时间:2009-3-27 14:11:12 发布者:admin 阅读次数: 次)
程燕春校友,是我校上海校友会副秘书长,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监事,一直以来都热心校友工作,关心学校发展。现病危住院(中山医院),我校上海校友会和众多校友为程燕春校友的治疗积极奔走联络。望有医疗方面资源的校友施以援手,确保院方全力抢救治疗,并对其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请校友相互转告、支持。
衷心祝愿程燕春校友坚强度过生命难关,早日回到校友与朋友们的中间。
程燕春校友家人联系电话:13918321966 徐女士
程燕春
监事程燕春先生,高级经济师,现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南昌市分行城北支行行长;中国建设银行基金托管部市场处负责人。2001年至今,历任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今年十月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月份,由于在身体年度体检中被查处心脏主动脉瓣中度返流,已经人到中年的我遭受有生以来最沉重的一击。
记得10年前常常加班拼命工作,当时我就常问这么一句话,“我们现在是拿健康换金钱,老了之后金钱还能换健康吗”。现在我还在想这话不能乱说,说着说着就应验了,不过我问人家的问题自己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健康相对可以换金钱,金钱绝对不能换健康。
如果能,健康的心脏值多少钱?
我们的一部分投资者,拼命工作,同时将积攒的财富投资到证券市场,在根本不熟悉投资风险的情况下盲目地扑进市场,他们脑海中涌现的是周围翻倍的收益,周边同事暴富的灿烂笑容,加之市场人士的推波助澜,导致他(她)们完全不顾市场的风险,举全家之财杀进证券、基金市场,有些以房产抵押负债投资,最后的结果是在暴跌的熊市来临时手足无措,损失惨重。
这样的投资,这样追求财富的方式,就不是正确、合理的方式,其结果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损失,精神和肉体也将经受严重的摧残,有些甚至导致人间悲剧的发生,令人痛心疾首。
身边这样的例子很多,社会传媒报道的事例也很多,所以当我在上海市中山医院看病时,他们心血管主任王春生教授得知我的工作性质时,谆谆告诫,“金融动荡会过去的,股票也是会涨起来的,基金也会涨回来的,我也是基金投资者”。
我知道他是在开玩笑,因为他知道我的疾患不是后天产生的,更不是给证券市场吓倒的,但他的“安慰”仍然给了我触动,投资为什么,为了给今后幸福生活提供物质保障,如果投资理财成为一种负担,莫不如尽早STOP(停止)。我的朋友劝慰我,“想开点儿,人往往是吓死的,气死的,憋死的,真正病死的很少”,我非常认同这一点,因此在这个十月,我但凡出门给银行的朋友们和他们的客户交流,我就大力提倡快乐投资、轻松投资,我愿意和大家一起被套在小额基金定投中,涨,我快乐,跌,也无伤大雅。
就像自己的心脏一样,如果主动脉要提前下岗,那就把它换掉,至少在我的人生中有机会体验一把高科技,却也是人间“美事”,我确信我的身体和中国的基金业一样,虽然有一些挫折,但是前景依然美好。
送给我们的朋友,也送给自己一句高尔基的名言:健康是金子一样的东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