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作《对话金融市场波动》已经可以通过当当网订
(2009-02-17 16:22:18)
标签:
财经 |
书
作
ISBN
定
出 版 社:
出版日期:
开
上架建议:
【作者简介】
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常委,还担任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企业年金资格评审专家、中国证监会基金评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银监会考试委员会专家、招商银行博士后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先后担任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银香港助理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等职务。2007年4月,巴曙松研究员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借调到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经济部担任副部长。巴曙松研究员还曾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讲专家,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并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巴曙松研究员还先后获得“中国基金业10年特别贡献奖”(2008年3月)、“地方金融贡献奖”(2008年8月)。
【内容提示】
金融市场的动荡,是冲击与挑战的时刻,更是反思和改进的机会。作者以对话的形式浅显又不失深刻地分析了这两年金融市场的波动,观点独特,引人深思。
【专家推荐】
百年一遇的金融动荡,促使我们反思原来一直是中国金融改革事实上的参照系之一的欧美金融监管体制的缺陷,促使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也使中国金融业有机会针对这些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改进。巴曙松研究员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第一线,他的分析视角独特,观点引人深思。
金融市场越是动荡,越需要理性的思考和独立的分析,金融业只有不断经历市场波动的洗礼才可能不断成熟。巴曙松研究员先后两次在香港工作期间,亲历了两次金融危机,他的分析总能给我以启发与借鉴。
金融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从功能上看是因为其具有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而这种风险管理能力往往只有在金融动荡中才可以得到检验、改进和提升。巴曙松研究员一直跟踪研究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在担任兴业银行独立董事期间,积极参与兴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完善,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与分享对金融市场的看法,因此我十分乐意看到他的新著出版并向读者推荐。
李仁杰,兴业银行行长
【目录】
有形之手
中国转型之痛 /
从全球化角度把握金融竞争与金融监管 /
周期性回落中的宏观政策微调 /
次贷风暴仍肆虐,对外投资需稳健 /
灵活运用汇率工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
开放的根本目标: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
对银行业开放问题几点争论的看法 /
给反收购适当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市场监管艺术 /
完善社保体系正逢其时 /
潮水退去之后
如果是冬天到了,那么大家都会感受到寒意 /
从历史比较中寻找市场调整的逻辑 /
直接融资发展与金融结构调整 /
熊市更需要价值投资 /
2007年“227”股市暴跌与中国股市走向 /
危险的困惑:中国股市重蹈日本覆辙? /
蓝筹也可能出现泡沫 /
我国对内幕交易主体的界定范围过于狭窄 /
不要让熊嗅到你的恐惧 /
从国家战略布局中寻找投资机会 /
对冲基金:在全球金融动荡中寻找机会
——与一位对冲基金经理的对话 /
政策微调不改周期与转型趋势,投资者面临
调整中的差异化机会 /
通胀背景下的A股市场波动 /
拐点还是回归
房地产供求缺口是现实问题 /
寻找生存15年以上的房地产公司
——宏观周期回落与房地产市场调整 /
温室的花朵需要经历风雨:刚刚进入中场的
房地产市场调整 /
不能脱离经济周期波动讨论房地产市场调整 /
不是简单的拐点,更是理性的回归
——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附录
《美国货币金融史》翻译后记 /
泡沫之中,泡沫之后 /
全球通胀重临时,让我们倾听维也纳的回声 /
美元贬值:历史会继续还是会转折? /
以专业的态度,培养专业的理财专家 /
为了对“手倦抛书午梦长”的向往:阅读的历程 / 后记 /
【卖点】
1随着全民理财意识的高涨,金融市场的波动直接关系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2008年,在股市/房市的动荡中,很多人付出了代价。本书分析讲述了这些波动。
2巴曙松研究员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的第一线,特别是他先后两次在香港工作期间,亲历了两次金融危机,他的分析视角独到,一定能给我们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