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
编者按:作者斯诺(John W. Snow)是美国财政部部长。
John W. Snow
几乎从任何一个常规的统计数字来看,今日的美国经济都运转得非常良好──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形势喜人、家庭财富处于历史高点、通货膨胀温和、利率仍处于历史低点。
但3年前可是另外一幅景象,当时美国经济迟迟不见好转,面临著一系列负面因素,如从2000年开始的经济滑坡、恐怖袭击事件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的产能过剩。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恐怕是高科技股票泡沫的破灭。
尽管官方的说法是经济衰退于2001年年末结束,但经济复苏的步伐过于缓慢。经济增长乏力、商业信心低迷,最重要的是资本投资呈下降之势。因此,就业增长也就无从谈起。
布什总统意识到必须采取措施来克服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创造一个更为有利的投资环境,从而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于是他向国会提交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提议,旨在通过降低投资所得税来鼓励财富积累。国会响应了总统的提议,制定了《就业与增长法案》(Jobs and Growth Act),并于2003年5月生效。
从那之后,我们看到经济开始显著好转。实际年度商业投资扭转了连续9个季度下滑的势头,迎来了连续 10个季度增长的大好局面。商业扩张促成就业人口的显著增加。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创造出了470万的新增就业机会,失业率从2003年的6.3%降至 4.7%,低于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水平。
虽然经济的回暖要归功于多种因素,但削减资本所得税一直在推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总统的提议并非只是短期的提振。它们的确是提振,但意义更加深远:资本成本的降低令经济的内在效率得到了改善。我们都知道,所有的应税项目在缴税之后都会变少。降低资本所得税鼓励人们扩大长期投资,而长期投资的增加又改善了经济的长期前景,最终使得经济更加繁荣。伴随著资本的增加,劳动力产值也会增加,进而刺激招工需求。
当然,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稳健的货币政策也对减税政策起到了辅助作用。在货币政策与减税政策的双重作用下,美国经济释放出了全部潜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归根到底,经济增长动力来自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和投资资本。
仅从470万新增就业人口和半数家庭受益于股息税下调这两点来看,投资所得税的降低给大部分美国人民带来了直接利益,这一点无可争辩。
让我感到不安的是如今有一些国会议员提出应上调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更糟糕的是,还有人建议政府应该在保护中产阶级利益免受替代最低税额(Alternative Minimum Tax)的影响,与维持低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之间做出取舍。
这两种选择无论哪一种都会将中产阶级置于巨大的风险之中。二者只选其一并不能解决问题。国会必须在2006年修改替代最低税额,最终通过基本税收改革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此外,必须坚持降低投资所得税的做法。上调投资所得税将阻碍经济增长、影响就业,还会加重半数美国家庭的纳税负担。
请牢牢记住,美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如今的典型投资者就是中产阶级,他们为退休未雨绸缪,家庭收入约为65,000美元。
如果国会未能延长目前为15%的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税率,将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我的答案一目了然:上调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税率将动摇美国经济的根基,对经济增长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投资增长放缓将不可避免,就业增长十有八九也会放缓。
政府的责任是为美国创新者和工人打好基础,以便于他们切实地推动经济的增长。较低的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是经济的重要基石,最终会提升全体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会有责任延长资本增值税和股息税,呵护这块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石,因为这不仅有利于9,100万美国股民,还会造福于那些从经济强劲增长中受益的全体美国人民。
另据路透社报导/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月16日在国会回答议员提问时指出,美国要降低对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会危及美国经济的担心,中国不会抛售美国国债,因为这样做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伯南克说,美中经贸关系可能将会发生碰撞,但两国需要密切合作,推进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
路透社报导说,2月16日,刚刚上任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连续第二天在国会出席听证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成员就美国不断增长贸易赤字、从外国的借贷等,是否使美国的经济和美元更加脆弱等问题质问伯南克。
不过,伯南克告诉参议员,“我不认为中国持有美国资产如此之大,会把美国的经济置于危险之中。”在谈到是否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时,伯南克指出,他不认为中国会这样做,因为“它不太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
伯南克在谈到人民币汇率时强调说,美国需要和中国更密切的合作,以推进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并避免使在自由贸易上取得的进展功亏一篑。伯南克说:“毁掉我们在世界自由开放贸易上已取得的成果并不是一个好主意,我们应该更加小心。”
伯南克早前曾表示:“在和中国的合作方面,有两件事是我们可以做多的,我们可以努力说服,或是努力提供技术援助。”伯南克还指出,中国已经采取了许多技术步骤以推动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
美联社报导说,伯南克当天在众议院答询时,预言美国与中国经贸关系如果紧张局势升高,就将会产生“碰撞”。伯南克说,亚洲经济力量升起,就可能与美国竞争,产生紧张与磨擦。如国际油价高涨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对外争取石油能源。
对于未来中美经济的前景,伯南克说,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两国有着大量的合作机会,他希望这种合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这个过程中当然也必定会存在冲突。他说,希望能够继续与中国积极合作,如果存在分歧,则应该通过世贸组织这样的国际机构,尽可能有效地进行尝试和解决。
美国贸易赤字迅速成长,美国商务部最近公布数字,2005年达到7258亿美元,连续4年创新高,其中以对中国贸易逆差最多,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达到2016亿美元。巨额的贸易逆差,预料再度引起华盛顿若干政治效应,包括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贸易保护等声浪可能再提高。
2月15日,伯南克在就任后首次出席国会听证会时就已表示,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是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量,因此并不过分担忧中国可能抛售美国国债。伯南克当天出席了众院金融委员会的听证会,就向国会提交的货币政策半年度定期报告作出说明。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议员们就与美国经济相关的广泛议题发问,其中也有数次涉及中国。其中,有议员提出,由于目前中国持有大量美国国债,如果中国转为加强国内投资,或转向欧洲,从而抛售美国国债,可能对美国经济造成何种冲击?伯南克则表示,他对此并不特别担忧。
伯南克说,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并非因为中国想对美国示好,而是“他们绝对有自己的利益在内”,因为中国了解,美国国债是在一个“高度流通性和安全性的金融市场”。他说,尽管时常有传言说中国会将外汇储备分散,但据他所知,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或者美元资产目前尚未出现重大改变,而且任何急剧的改变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伯南克指出,如果将公司债券计算在内,整个市场的美元信用手段的规模可能高达40万亿美元,如此计算,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只占很少的份额。他说,他并不特别对此感到担心,中国真的改变其债券组合也不会对美国资产的价格或者利率产生重大影响。
伯南克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国债持有国不太可能全部抛售手中的债券,因为他们必须要找到买家。相对而言,真正的问题是美国的国内消费超出了国内产出,这使得外债不断上升。如果到了某个阶段,外国不愿意增持美元资产,而可能的情况是这些国家会因此要求更好的价格,相应或许对美国的经常账目带来不适宜的调整。
因此,伯南克说,这个问题在短期并没有太大影响,而长远来说则可能出现。对于美国来说,开始降低经常项目上的赤字较为重要。除了美国增加储蓄外,其他国家加大需求,以及更灵活的汇率,所有手段加起来可以使美国经常项目的赤字经过一定时期达到较低的程度。
对于有议员指美国科技竞争力下降,导致工作大量流失到中国,伯南克说,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他说,美国仍然是一个远比中国富裕的国家,在技术研究和高科技产业上仍然具有坚实的世界领先地位。
伯南克还对中国政府的汇率管理手段给予了客观地肯定。他提到,在2005年7月21日,中国调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2.1个百分点,并且宣布从此以后采用一揽子货币政策来管理人民币汇率。自从去年7月份的调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继续上升了1.5个百分点。中国政府还通过贯彻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汇率体制的自由化,包括在中国国内的外汇交易市场引进OTC交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