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余姚水灾情感王阳明 |
分类: 迈客的徐霞客 |
图文/迈客1979
余姚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既是全国十强县之一,又是最具幸福感城市。2011年第六届全球人居环境表彰活动在联合国总部举行,余姚市与全球其他三座城市一起,喜摘“全球绿色城市”桂冠。联合国助理秘书长阿瓦尼·贝楠博士为余姚市颁奖。距今七千年前,余姚先民创造了辉煌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使余姚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因遗址所处的姚江河姆渡口而得名。有趣的是,河姆渡遗址是1973年6月,当时的罗江公社在建造排涝站时发现。
我曾经多次到过余姚,曾为当地深厚的历史底蕴所吸引。看到余姚老百姓身处险境,心里很着急。而面对此次严重水灾,余姚城内还有一处古迹也一直是我最担心的。那就是王守业(王阳明)故居。这处珍贵的古迹若被淹,无疑将是当地甚至是中国文化古迹的重大损失!
王阳明(1472--1528),生于余姚瑞云楼。原名云,更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学者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著有《阳明全书》。他创立“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38卷。史称其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
王阳明故居地处余姚城区传统历史街区武胜门路西侧,阳明东路以北。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在建筑设计和营造上反映出明代浙东官宦建筑的一些典型特点,用材粗壮、气势恢宏,各幢建筑结构严谨,按中轴线对称分布,主次建筑分布有序,饰件素雅。整个故居既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和典雅之气度。王阳明故居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明朝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著名思想家王阳明就诞生于故居内的瑞云楼,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王阳明诞生时他祖母梦见神仙瑞云送子的佳话,遂将此楼称为瑞云楼,王阳明在此楼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主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七楼七底,重檐硬山,结构简朴,气势较大,展现了浙东地区明清楼宅建筑的基本风貌。主楼设有王阳明史迹陈列,展览以翔实丰富的图片资料和实物,展示了王阳明先生作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功、立德、立言皆居绝顶”人物光辉灿烂的一生。
王阳明在此诞生
家塾
《王阳明史迹陈列》,展示了王阳明生平所至的各地遗迹图片、先生留下的诗文名篇及部分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王阳明一生的业绩成就。其中王在晚年同学生间展开的著名的《龙泉证道》也每每为人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