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山大地震》中最失败的一句台词

(2010-08-03 17:50:07)
标签:

电影

影评

唐山大地震

台词

颤栗航班

娱乐

迈客1979

杂谈

分类: 迈客娱乐魅影

《唐山大地震》中最失败的一句台词

文/迈客1979

 

放着8块钱的大碟版没买,我认认真真花50块钱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心思很简单:一半是支持国产大片,一半是为了表达对那段苦难历史的同情。

 

但是,看过电影以后我觉得有两点失望:一,冯导此次对电影的商业宣传比电影所诠释的内容和思想到位得多得多;二,本部影片所选择的原型小说《余震》根本不足以托起“唐山地震”这么一个庞大的题材。可以说,冯导这部影片根本没有资格取名“唐山大地震”。

 

一位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者对我说,他看《唐山大地震》时哭了,但是电影结束以后他觉得哭得很没意思,很莫名其妙。这其实是很多观众的感受:影片也许确实能挤出观众的眼泪,但是,大家流泪似乎又仅仅是一次集体心理暗示的产物。那眼泪不属于冯导的影片。这就是为何有那么多中国观众为冯导这次将一部那么好的题材仅仅做成了一部商业目的更为明显的平庸之作而感到失望和惋惜的原因。

 

《唐山大地震》没有直截了当地让人感受到国人在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面前顽强的抗击打能力,没有简洁明了地表达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可歌可泣的人性光辉,却勉为其难地试图用《余震》小说里“救弟弟还是救姐姐”那样的特例故事作为主线迂回主题。我看是冯导没有扬长避短而是舍弃自己一贯实打实的铁匠本事而搞起了小资绣花的作派,这反而让主题和故事间形成头重脚轻的失衡感。影片给人的感觉就好象要在帆船甲板上起飞B52那样变扭和吃力,完全有弄巧成拙之嫌。

 

同时,影片在很多细节上的处理失误,也令人感到吃惊。因为那些错误似乎不应该是对那个时代有所了解的冯小刚应该犯的。比如影片开头夫妻两人在卡车内“车震”的情节,其实就是绝对违背当时社会背景而极其不真实的场景。

 

而影片中地震发生以后,徐帆扮演的女主角在失去丈夫时仰天大骂老天爷是王八蛋的台词,也是十足的败笔!那个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老百姓所能表现出来的多半是一种饱经磨难悲伤到极点的麻木和无奈。把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绝望用怨天尤人的愤怒来表现,一是同主人公在电影以后表现出的性格和观念格格不入,二,也根本上歪曲了唐山老百姓当时的心理感受和情绪表现。这句台词看上去是小失误,其实是大败笔。仔细看看电影,就甚至可以感受到,这句台词本身就是给影片所要表达的思想的一记耳光。

 

911悲剧以后,美国只出过二部有影响的关于911的故事片。一部是尼古拉斯·凯奇扮演消防警察的《世贸中心》;另一部是《颤栗航班》,表现了911当天,被劫持的93号航班上的乘客与恐怖分子搏斗到同归于尽的真实过程。我个人尤其认为《颤栗航班》值得冯导学习和借鉴。同样是以小见大,以局部展现全局,《颤栗航班》却能够给观众输送更多的精神力量。93号航班在美国放映时,很多纽约人都在影院里哭了。同样是赢得眼泪,我觉得《颤栗航班》“赚到”的眼泪更有思想、更积极,更能聚拢人心,因此在艺术上更见功力,在思想上更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