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一个苦夏的尽头

(2010-06-06 23:04:48)
标签:

教育

情感

风油精

苦夏

高考

考场

上海

迈客1979

杂谈

分类: 迈客的麦克风

当年高考场上的雷人雷事

文/迈客1979

 

现在的高考已经不在夏天,不再有酷热的煎熬。考场里想必也不会再弥漫着风油精的气味。我忘了自己高考的时候,考场里是否还有风油精的味道。但是,我有一位年长许多的朋友曾经因为当年上海考场为防暑降温遍洒风油精而几乎昏倒在考场(据他自己说,那是他第一次闻到如此浓烈的风油精味道,很不适应,直犯恶心)。这位朋友时至今日年仍然不知道自己当年是因为紧张还是对风油精的气味过敏而兵败高考。反正,他说他当时脑子里要么缺氧,要么进水,因为,他从当时上海某重点高中理科班的前十名最后考成了班上的倒数第五名,差了分数线4分而落选。他一直记着他们班主任高考前的教导:1分之差万人之下!他差了4分,落在4万人之后,哪有不落选的。可悲的是当时家境不错的这位朋友没有赶上出钱买分的时代,以至于多年以后,我的朋友只要闻到风油精味就想起那场不堪回首的高考,和那个几乎全班都去普陀山还愿加庆祝而自己却躲在家里见不得人的苦夏。

 

我的朋友还对我说,其实,紧张从高考前几个月就开始了,倒不是成绩,而是很多经历对他来说已经不可思议。他们当时体检验血时全班4个人晕血。最雷人的是,男生外科检查时,居然被安排在一个教室里,全班男生脱光衣服,由一个医生轮流触摸下身(睾丸)并大声宣布哪个男生有生理缺陷。后来同他一起高考落选的四个人中其中有两个就是在高考外科体检中被点名有缺陷的两位考生。

 

据说当年的高考,教室里洒风油精、喷花露水曾是教育局关怀考生,防暑降温的一大措施,虽然对我的朋友来说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十年寒窗,却毁于风油精和外科检查的人文关怀,这很讽刺,更多却是那个时代的一种无奈。

 

如今的高考,谁还敢由一个医生当着30名男生的面挨个触摸睾丸并宣布诊断结果?各界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安抚还来不及呢:考场内辟有病弱考生教室、考场周围不许施工、汽车不许鸣号、世博交通让道、连弄堂里小贩吆喝一声也立刻就会奔出几个带袖章的阿姨妈妈严厉喝斥;宾馆的高考房价格再高,几小时全部客满;出租车公司还要辟出专门车队随时准备应付忘带准考证的未来骄子、考生记错时间,警察叔叔警车开道毫不含糊!

 

时代进步了,社会关怀提升了,但是,高考还是高考,高考被赋予新的压力和挑战。高考仍是体面地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红地毯。任何安慰,心理疏导可能都经不起对封装在保险柜里神秘的作文命题的猜测;仍然经不起不第二天一早蜂拥围绕在学校门口家长们的期待。严格意义上的夏天没有到来,家长和学生的争扎却仍在继续。这还是一个苦夏!

 

因此,在高考的前夜,不想再用心理学知识来安慰同学和家长,我还是只想用我朋友的公司举例子。80年代的某个夏天,我的这位害怕风油精的朋友是中国考场上的一个典型失败者。但是,20年后,他成为一家外资企业的副总,也早就完成了在职EMBA的学业。直到今天,他仍然偏执地喜欢录用高考意外落榜者。他的华东区销售总监曾经就只是一个大专生。这位大专生从销售助理起步后的第三年起就一直是那个3千人的集团公司销售业绩榜上的前三名。这个销售助理在经理岗位上出色表现出管理潜质五年后进入这家企业的高层发展计划,公司花费“巨资”帮助这位销售经理完成著名学府的在职MBA学业并取代了原来老外的总监职务。这位“大专生”现在经常代表公司去全国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做职业生涯的公益宣讲。去年猎头公司用150万年薪没能请动他。他!10年前是个说出校名上海滩上没几个公司HR知道的大专生。

 

两个不同时代的成功者,在一个公司共事,很有趣!他们的成功在于能把高考落榜踩在脚下,更得益于我们不断进步的商界和职场对人才定位以及评判理念的更新。如今,那位身居副总的朋友除了念念不忘那个风油精时代以外,就一直对我说,那一年的夏天,他在父母和自己的眼泪中明白了整个世界,下定了抗争的决心。他一直说他要感谢那场高考,因为,那是他一个苦夏的尽头,一个“自己时代”的起点!

 

这话,也许只有他自己最能体会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