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迈客1979
迈客1979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319
  • 关注人气:8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2009-04-11 17:00:32)
标签:

赛车

体育

车迷

f1

中国站

上海

贴士

分类: 迈客发车发飚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

 

迈客1979

 

随着F1赛制及赛车的改革,已经开始的新一年度F1赛事无论在车队以及车手的竞争方面都显出与以往大为不同的变化。在一系列变革和悬念中,2009年F1中国站的比赛也即将于下周末在上海拉开战幕。作为曾经3次亲历上海F1赛事和1次亲历上海V8赛事的我来说,这次仍然对赛事充满期待。经过5年F1赛事的熏陶,我虽然还不敢说对F1赛车运动和运动员了如指掌,但是,我自认为已经是F1上海赛场的“老油子”。今天,借此机会,我愿意将这几年来在上赛场观赛时的一些见闻和心得同大家作一个分享,希望这些图文花絮能对赛车迷特别是准备今年第一次亲临上海赛车场的朋友有所帮助。

 

鉴于本帖以图文为主,受上传图片限制,因此文章分四个部分:一,车迷篇,二,赛场篇,三,场外篇,四,花絮篇。

 

 

一,车迷篇

 

车迷永远是F1赛车场上一道亮丽而清新的风景,从第一届上海F1至今。我目睹了赛车迷尤其是身边本土车迷从“入门”到“专业”再到“发烧”级的变化。2008年,从上海某咨询机构举行的一次非正式的体育电视观众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上海每周坚持收看体育频道网球和赛车节目的观众比例甚至已经超过了收视中超的观众比例。F1中国站这些近年来培养起来的赛车迷无论是在赛车知识还是车迷文化上的学习力和理解力都是惊人的。2008年,当我第三次迈入上海赛车场的时候,我已经分辨不出外国车迷和国内车迷究竟谁更专业谁更新潮。相信这种蕴含着包容,融合的赛车文化一方面能体现出这个世界上最富活力和创造性的工业文明,另一方面也为世界人民的跨文化跨地域交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因此,走进上赛场与其说是为了观赏一项顶尖的体育赛事,还不如说,是为了体会全世界带给中国的一种多元文化 。从集聚一堂的世界各地的车迷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舒马赫,汉密尔顿,阿隆索驾驶的赛车所能带给我们的思想和感官上的冲击。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Fans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后台

 

贴士:喜欢拍照,购物,“逛街”或准备碰运气要签名的车迷

最好选择在练习赛和排位赛的两天去上赛场。正赛那天人挤人不合算

练习赛和排位赛间隙会有各类文艺表演及世界或亚洲低级别赛车的比赛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德国车迷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芬兰车迷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马来西亚车迷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成双成对

 

贴士:自己驾车前往上赛道的观众,事前必须得到赛会特许停车证。一般是VIP或购买了某几个价格段的赛车票的观众才会有此待遇。但是,第一年自己亲自上当以后,我个人还是建议大家坐班车往返赛场比较省心。每年F1散场后,嘉定地区交通全线堵塞。看了一天比赛还要挤入洪流中开车实在太累。还不如在班车上看看自己拍的照片,打个瞌睡来得舒服。而且司机师傅技术娴熟,比你会在高峰路段“抢道”!呵呵!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一家三口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一家五口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一人扛两面大旗,中国车迷热情似火

贴士:正版旗子可不便宜。场外有盗版的。但是,买盗版的可是伪车迷嘔!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小马迷们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小麦昆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累了,歇会。顺便观察一下他们的标准车迷装备

 

贴士:进入赛场一定先仔细检查自己看台所处位置及路标,以免走冤枉路。

曾经因为粗心活活在太阳底下走了45分钟。。。。

场内也有很少量机动电瓶车往返各看台接送车迷。

场内有租自行车,如果是情侣还有双人自行车。。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印度力量

 

F1中国站观赛花絮及贴士集锦(车迷篇)

看到每个人手上戴着的黄色的腕环了?

 

贴士:检票以后就凭此标识自由出入各自的看台(毕竟要看一整天)

 

未完待续,请看下篇《赛场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