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类大脑功能之第二种互联网的神经反射弧

(2013-01-16 22:49:04)
标签:

it

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研究
这篇文章是对《互联网进化论》一书的节选,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介绍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263-612306.html。 

互联网类大脑功能之第二种互联网的神经反射弧

  

互联网的神经反射弧其实在今天已经广泛的出现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时每刻,从世界各地发起的互联网神经反射现象都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

 与人体的神经反射弧相对应,互联网的感受器主要由互联网感觉神经系统的传感器组成。互联网的效应器主要由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终端设备组成。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人也是互联网的组成部分。作为既有感觉神经又有运动神经的人,其在互联网神经反射弧中既可担当感受器的角色,也可以担当效应器的角色。 

 根据互联网当前的进展,我们共总结出七种类型的互联网神经反射弧,分别是传感器到运动设备的反射、人到运动设备的反射、传感器到人的反射、人到人的反射、程序到运动设备的反射、程序到人的反射、程序到程序的反射。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了第一种神经反射弧--传感器到运动设备的反射,

下面我们将介绍第二种神经反射弧--人到运动设备的反射: 

第二种是人到运动设备的反射弧:人作为感受器,通过互联网终端把感知信息传递给互联网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的反应指令通过互联网线路传递给互联网运动神经系统的终端机器设备。这个运动神经系统终端设备就是效应器。

 例如,在大楼里,大楼监控机房的值班人员发现某办公室出现火苗和烟雾,于是按下报警按钮,将报警信息通过互联网线路传送到服务器中心,服务器发送指令给大楼灭火设施,由该楼层灭火设备喷洒水流进行灭火

互联网类大脑功能之第二种互联网的神经反射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