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存在搜索引擎的实验设计问题-回武夷山老师
(2011-04-09 11:58:55)
标签:
人脑搜索引擎实验探讨it |
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研究 |
一。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研究员武夷山老师提出:“
应该用熟悉还是不熟悉的词汇(概念)来测试?应该请教一下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专家。 ”
我的回答:
“武夷山老师提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熟悉的词汇是否会影响实验,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这样思考: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实验中,我们对测试网页增加唯一字符串“%redft098&876hfgt65%“,这样无论我们在该网页放置的测试字符是否已经出现在互联网中,都不影响判断百度和谷歌是否检索到该页面。
在对测试者进行询问时,我们提到“刚才PPT是否出现下列词汇”,这句话暗含了一个独特的限定情景,那就是“2011年3月24号科学院研究生院玉泉路校区15点半103教室用到的PPT中',这个限定同样会让测试者能够区别数据是局限在本次实验,无论它们是否是以前熟悉还是不熟悉的。”
二。武夷山老师继续提问:“
- 我不懂心理学,但直觉上认为,既然要与搜索引擎比,在实验中至少要注意三点:1、测试对象的量不能太小。比如我们在想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一个意思时,是从掌握的海量词汇中进行检索的。2、不能只用熟悉的词汇。搜索引擎对于热门信息的搜索效果(相当于熟悉的词?)总是不错的,但没有代表性。3、应该有意识埋伏一些干扰项。现在5个也好、8个也好,都是网站名称,同质的,测试任务太容易了。 ”
-
- “扫描信息,存储信息和检索信息的机制”,不需证明啊。高明棋手扫一眼棋局就记住了双方棋子的位置,不就是扫描和存储吗?赛后复盘,不就是检索吗?
-
我的回答:
三 。继续思考
武夷山老师的意见还是提醒我们可以对实验继续改进,把测试数据改为无论对于测试者,还是搜素引擎都没有识别过,再进行一次实验,虽然结果几乎显而易见。期待科学网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专家能给与批判和指点。多谢
更多关于互联网进化论的内容在: http://www.intev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