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面对众多日本普洱茶爱好者饮用普洱茶后出现身体不适,日本政府曾经发布公告建议消费者慎用普洱茶,在日本市场一度热销的普洱茶江河日下,许多消费者不敢饮用。
中国市场2006年度风生水起的普洱茶,2007年五月之后同样出现跳水,与高峰期相比,降幅最大超过60%,基本上也只是徘徊在40-50%之间,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透露,普洱茶价格大体从2005年开始走高,到2007年三、四月份达到高峰,在此期间普洱茶价格涨幅超过3倍以上。
普洱茶茶性温和,不伤胃,能补气血,去脂消食,颇受现代人推崇。 是什么造成了普洱茶市场的崩溃?又是什么造成了普洱茶在日本市场的由盛及衰?
一、
企业规模太小
在最近发布的“2007年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中,行业最大企业目前经营规模仅为11.6亿元人民币,行业前四家的累计销售额仅为30亿元人民币,行业前四十家的销售额仅为105亿元人民币。相比联合利华的LIPTON的近30亿美元销售额,差距之大毋庸赘言,市场参与主体的分散可见一斑。
企业规模太小,直接结果是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这一点从云南省质量管理局的调查可以充分显示:
不久前云南普洱市质量技监局对辖区内部分生产、销售企业的茶叶进行抽查。合格率为77%。据普洱市质量技监局负责人介绍,此次共抽查茶叶122个样品,合格61个,不合格19个,不作判定和未出结果42个。不合格指标主要是水分、标签标志、净含量、粗纤维、水浸出物、大肠菌群。
日本消费者饮用普洱茶出现身体不适与普洱茶的质量参差不齐有很大关系。
二、缺乏标准
与立顿茶叶有统一的包装、标准不同,市面上的普洱茶品种繁多、价格也参差不齐,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作为一般消费者很难区分,据专家介绍判断普洱茶的优劣要过三关——看、闻、尝:茶质是否有霉点、茶质是否整齐,闻气味是否纯净,有的是枣香有的是兰香,品尝味道是否润滑,也可看汤色是否有杂质。
如此鉴赏能力相信即使专家也难以一是判断真伪,作为普通消费者更是无法鉴定,就像古玩市场,虽然偶尔也可以掏到价值连城的珍品,因为假货横行,普通人肯定不敢涉及,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普洱茶即使可以去脂消食,养身保健,普通人又有谁敢于饮用。
三、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是唯一出路
就像中国快餐缺乏统一的标准无法在全球推广,没有人认为意大利面条有多好吃却有很多人去吃,就是因为人家意大利面条有着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和质量标准,无论在哪里吃味道和质量都可以保证,这个方面肯德基和麦当劳更是典范,中国食品越来越难被世界接收,一方面与缺乏世界知名品牌相关,更与中国几千年形成的文化相关,标准化、流程化、科学化是中国食品走向世界必须要做的基本功。
其实不仅仅是食品,面对日益红火的跆拳道,中国武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小,也是因为跆拳道除了同样可以健身强体之外,有着一套完善的升级机制,师傅传徒弟的教育机制已经阻碍了中国武术的推广。
普洱茶让普通消费者远离,道理就在于此。(作者:老杳)
欢迎访问老杳个人博客:老杳吧,最及时的更新,全面的服务,先睹为快,www.laoyao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