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带孩子的甜与酸

(2010-06-01 16:29:47)
标签:

儿童节

孩子

老人

育儿

杂谈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儿子转眼已经八岁了,突然想说说老人带孩子的问题。

在我们国家,老人(指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自己的子女带孩子是再普遍不过的事了。如果不能说百分之百的孩子在小时候由老人照管,说百分之九十以上恐怕不算夸张。老人带孩子,不但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更给孩子的父母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人们为此也付出了极大的体力和心血,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无不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在此儿童节之际,我向我的老人表示真诚的感谢,也向天下所有的老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另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老人带孩子也带来不少的问题,使得我们感到非常无奈。根据我儿子的情况和观察,我发现不少(不是所有)家庭存在几方面的问题:

   过于溺爱。老人疼孩子天经地仪。“隔辈疼,隔辈亲”早已为国人所熟知。就连“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先生也“俯首甘为孺子牛”。老人们出于其天生的对孩子的疼爱,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陷于对孩子的溺爱之中,致使不能及时孩子的不良习惯或明显缺点提出批评。孩子犯了错误,经常受到老人的庇护。有时家长批评孩子会引起老人的不满甚至责怪。我本人小时候在将要受到父母责打时会本能地往我奶奶家跑,以寻求保护。只要快速跑到奶奶的怀中,即使父母追到也没了办法。

   包办一切。我们做父母的也很容易主动替孩子干一些本来孩子自己完全可以干的事情,对于老人们则更是如此了。我儿子此前的洗脸、刷牙、穿衣、甚至收拾玩具基本上由老人代替或包办了。直到现在,我儿子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玩完就走”的生活。

   推及及人。老人有自己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常常将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推广到孩子的身上(这点对我们做父母的同样适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人上了岁数,往往对天气变化比较敏感,导致他们对孩子也同样敏感。天稍微一冷,他们就觉得孩子同样会冷,马上就开始给孩子加衣服,经常使孩子大汗淋漓,最终使孩子对气温的变化同样敏感,且很容易感冒。

   吃最重要。在老人们看来,孩子吃得多是令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一则说明孩子健康,二则保证孩子营养足够。于是,他们千方百计地让孩子们多吃饭,孩子吃不下或不愿意吃,就不停地劝,满屋子里追。结果,造成孩子们积食或消化不良。甚至吐饭,于是不得不看医生或吃消食片。真是令人不解。

   小病大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质较弱,容易生病,这很正常。但是,在老人们看来孩子生病那是不得了的事情,即使感个冒也得去医院,并且要找专家看,之后带回一大包的药。看完医生回家一两天没好,那得再去医院。到现在,我儿子一旦咳嗽两下,老人便紧张起来,于是马上去找药给他吃。

   代沟明显。我们必须得承认,我们这一代与我们的父母是有代沟的,在对待孩子问题上的代沟尤其明显。就我的经历而言,有时我想有意地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让孩子自己做一些事情,老人会说我懒,并自己主动去做了;有时孩子偶尔感冒发烧什么的,情况不怎么严重,我不主张去医院,老人会指责我不关心孩子;有时我严厉批评儿子,对老人而言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我首先得受到严厉的批评。更为令我不安的是,老人对孩子的父母的反应有时非常敏感,一旦处理不当,老人会理解成我们对其带孩子的情况不满意。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感受,估计多数网友或多或少的面临上述情况。再次重申,本文绝非意在批评我的老人,也不是批评天下所有辛辛苦苦正在为年轻人照看孩子的老人们,只是提醒网友们关注这些情况,理解这些情况,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与老人们妥善沟通,尽量避免这些情况。估计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也会象今天的老人一样去照看下一代的。

   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我祝所有的孩子们节日快乐!更祝所有的老人们身体健康,与孩子们一样地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绽放的玫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