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老照片恢复高考三十年八十年代大学生速记克郎球康乐棋康乐球 |
老照片——20世纪八十年的校园生活(二)
游刃早期胶片摄影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那时,那人,那事……
如今已罕见的克郎棋
好不好玩?
谁玩谁知道:)
图为正蜂拥在“学生活动中心”里玩克郎棋的男女学生
(关于“学生活动中心”,详见下图)
学生活动中心开幕式
回想起来,有点像现在的“老干部活动中心”。
最开始里面主要有乒乓球室、棋牌室、舞厅等。
后来与时俱进,才增加了录像室、台球室、卡拉OK等。
流逝的时光中,关于玩儿的记忆是相当深刻的
玩儿——是很难分为贵贱的
学生会主席竞选制就是从那时开时的。
比如校学生会主席,各系学生先推选出自已的候选人,
然后经校方有关方面组织的答辨会后认定
图为外语系学正召开本系第五届学生代表大会
有意思的是:届时,各系学生会都要互送条幅祝贺的
而全校学生代表大会则更是气势非凡
各院校互派代表参加,且送来更大的祝贺条幅,放眼望去,很有感觉^_^
一切看起来都很有章法
看点:着装都是统一的校服。
当时全国许多院校都早已开始订制校服。
前后时兴了八年左右,后来一点点“个性化”了,遂再无人张罗
逢年过节,校方都要组织师生茶话会
双方共聚一堂,其乐到也融融,
相关话语,至今难忘
……
“套袖”,顾名思义,就是往袖子上套。
普通布料,两头为松紧带,自腕及肘,戴上后貌似“裁缝”。
二十多年前,大学生几乎人人都戴过这个。
男生多为深、素色;女生品种多为花色。
戴它的理由很简单:
一是成天伏案,预防袖子的磨损;二是不富裕,且不愿在肘部打补丁。
所以那时大学生的袖子通常比哪儿都干净^_^
所以那时的课堂上很有意思,铃响后台下都波浪起伏地忙着戴套袖;
放学后又捋胳膊挽袖“不玩了”似地将其扯下。
但也有坚持不扯或忘了扯的,比如图上这男生就是戴着套袖跑出图书馆看热闹来了
注:当时好像没有卖套袖的,一针一线皆由母亲家中手工制作
尾篇 速记狂潮
速记大赛
速记,主要是用约定俗成的特殊记号快速地手写记录它人的话语。
二十多年前在大学里相当盛行。
因为这首先意味着你可以一字不漏地做课堂笔记。
其次——那时还咸有录音机,更未见过电脑为何样。
而我最开始看到有人使用速记,则是在1981年。
当时很多大学生都学速记。还成立了“速记学会”。
我们班就有一位速记高手,但我们都很不以为然。
因为他各科的课堂笔记虽然最全,但我们逃课的学生谁也抄不了!
因为只有他自己才能识别:)
速记选手及比赛场景
有专人以标准的发音和较快的速度大声念一篇文章,
选手们则较劲谁能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来。
(好像是每分钟200字左右)
当时,“文化人儿”都使钢笔。
钢笔的好坏,往往是身份的像征。
颁奖
一、二、三等奖为价位不同的国产135胶片相机。
当时,这是很昂贵的奖品。
……
沧桑啊,如今已有了语音输入的“汉王笔”
感慨中……
前一篇:好生待我的女儿(随笔)